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於梨華辭世 女兒稱死於武漢肺炎併發症

2020/5/20 06:34(5/20 07: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尹俊傑紐約19日專電)有「留學生文學鼻祖」稱號的旅美作家於梨華近3週前病逝,紐約時報今天引述於梨華女兒孫曉凡說法指出,於梨華死因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引發呼吸衰竭。

紐時將於梨華列入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逝者名單。根據訃告,於梨華4月30日在美國馬里蘭州蓋瑟斯堡(Gaithersburg)寓所逝世,享壽90歲。孫曉凡(Lena Sun)現任華盛頓郵報記者。

於梨華創作生涯橫跨半世紀,著有數十部小說與短篇故事,常取材她的經歷,描繪華人在戰後美國社會的處境,以她筆下的「無根的一代」聞名文壇。

在1967年出版的知名長篇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中,於梨華筆下的主人翁留學美國10年,取得博士學位後返台,疏離感卻因家人誇耀他在西方的生活經歷而加深,展現出留美學生的迷惘與寂寞,讓於梨華得到「留學生文學鼻祖」封號。

於梨華在美國嘗遍移民生活酸甜苦辣,發現華人存有盲目崇拜西方的傾向。1970年代末尾,時值中國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大批青年赴美留學,於梨華對這些學生寫了一封公開信。

她當時在信中寫道:「你們來,帶著我們中國絕不比人差的智慧來,帶著我們特有的勤儉與韌性來,更不要忘了,帶著個人及民族的自尊來。」

根據紐時訃告,於梨華1929年11月28日生於中國上海,出生年分早於外界熟知的1931年。

於梨華在浙江寧波成長,抗戰期間隨家人顛沛流離,1947年隨父親舉家遷往台灣。1953年從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於梨華赴美留學,1956年取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新聞學碩士學位。

於梨華當年以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獲獎後嘗試出版更多英文故事,但不受美國出版商青睞。她生前受訪時說,美國出版商只對女性裹小腳、男性吸鴉片上癮等符合東方異國風樣態的故事有興趣,但她想寫華人移民在美國社會掙扎。

於梨華曾於紐約州立大學阿爾巴尼分校(SUNY Albany)教授華語與中國文學,1993年退休。

2006年,於梨華獲美國密德伯里大學(Middlebury College)榮譽博士學位,校方稱她為「戰後5位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出生女性作家之一,華人留學生文學類型鼻祖」。

於梨華1975年返回中國大陸探親後,作品一度在台灣遭禁。她於2013年受訪時說:「在美國,我只能落葉,不能歸根。我的根在中國。」(編輯:陳政一)10905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