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展望 朝野冷熱不同調
政府報告指出,消費者支出溫和成長,觀光業維持強勁,製造業支出穩健,薪資穩定。然而新貧族卻大幅增加,許多中產階級被減薪或配偶失業,收入減少,成為低收入戶。
文/江今葉 (中央社駐紐約記者)
2011年11月底感恩節假期隔天的黑色星期五,數百萬名美國人不顧寒冬,吹著冷風在購物商場門前排隊,搶買促銷品到不惜拿出胡椒噴霧搶貨的畫面,透過媒體報導,傳到全世界人的眼前,不少人對美國人的行徑大感驚訝。但更讓大家振奮的是,美國的經濟似乎不如預期的低迷,全球景氣或許也不如大家以為的衰退。
根據芝加哥研究公司Shopper-Trak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黑色星期五周末,全美營業總額高達114億美元,隔週的網購星期一,也有高達12.5億美元的營收。
一時之間,美國經濟衰退的陰影似乎也隨著長達一個月的耶誕購物季的開展,一掃而空。
搶購喜悅成泡影 買氣和天氣一樣寒冷
但不過兩個禮拜,這樣的喜悅卻成了泡影。原本該是人潮擁擠的百貨商場裡,過去常見的搶購景象不再,看東西的人有,買東西的人氣卻跟外頭的天氣一樣寒冷。
瑞士銀行在耶誕節前二周公布的一份報告就顯示,有39.6%的受訪者表示已經完成採購,比2010年的27.8%高出許多;至於採購總額,有47.0%的受訪者2011年預計的消費金額較前一年減少。
原因很簡單,沒錢。預算中的耶誕購物金也早在黑色星期五時,用得差不多了。
乍看手上拎著大包小包的Miya,很難感受到所謂的經濟蕭條。但談過話之後才知道,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36歲的Miya指著購物袋裡購自平價商店的便宜玩具、折價毛衣、促銷飾品苦笑地說,「如果有錢,我哪會買這些當耶誕禮物。」去年她送自己的耶誕禮物是Tiffany的當季熱銷項鍊。
曾經在房仲公司任職的Miya,2011年初因為公司縮編慘遭裁員命運,現在過著房屋成交抽佣才有收入的兼職仲介生活;而曾經是日進斗金的銀行投資顧問老公,因為投資佣金大幅減少,幾乎是靠著底薪過日子,更擔憂隨時會被華爾街這波裁員潮掃到,讓他們決定大幅緊縮耶誕預算,希望平安度過這個經濟寒冬。
低收入戶達近半數人口
Miya的情況並不罕見,全美各地相同個案不勝枚舉。根據2011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顯示,約有9,730萬美國人被列為低收入戶,加上被列入貧戶的4,910萬人,總數達到1億4,640萬人,占全美總人口的48%,比2009年增加400萬人。換句話說,有近一半的美國人身處在貧窮的生活環境下。
而新貧族大幅增加的主因,在於許多中產階級由於被減薪、強迫縮短工時或因配偶失業,而收入減少,打入低收入戶。更讓人憂心的是,這樣的情況短期內可能不會有所改善。
【本文未完,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1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