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急救經濟 腦筋動到辦奧運
義大利是歐洲第三大經濟體、第二大債務國;如果無法因應債務到期的燃眉之急,搞不好會成為壓垮歐盟的最後一擊。蒙蒂政府除了尋求紓困,現在還把腦筋動到辦奧運。
文/黃雅詩 (曾任中央社駐羅馬記者)
跨入2012年,全球一邊歡喜慶新年,一邊戰戰兢兢地繼續把焦點投注在歐債問題上。因為今年第一季,歐洲就有大批國債到期,如果不能順利解決,不僅歐洲經濟與流通恰滿十週年的歐元皆前途堪虞,全世界也很難盼到景氣回溫的春燕。
義大利被眾財經評析點名為指標,因為義大利是歐洲第三大經濟體,也是第二大債務國。根據義大利公共債務部門負責人評估,今年有超過2,000億歐元債務到期,其中第一季就需償還約530億債務,另有2,360億歐元的財政赤字,因此今年度至少需要發債4,500億歐元。
歐元未來在羅馬大門口
許多國際觀察家擔憂,自詡為歐盟守護者的德、法兩國已因為四處救火疲態畢露,如果義大利無法因應債務到期的燃眉之急,搞不好會成為壓垮歐盟的最後一擊,因此而有「歐元未來將在羅馬大門口決定」之說。
義大利要解決債務與收支嚴重失衡的狀況,問題在於如何開源、節流。義大利總理蒙蒂(Mario Monti)的財經內閣目前數管齊下,希望不要讓義大利步上希臘後塵。
在對外部分,有別於希臘抗拒歐盟提出的財政緊縮規劃,曾任歐盟執委的蒙蒂如各界先前所預期,他與歐盟領袖國家合作較為愉快。他在1月11日與德國總理梅克爾會談後,向義大利國會表示,只有盡快通過實施歐盟提出的財政改革方案,減少政府赤字,義大利經濟才可能出現正向成長,歐洲央行也才敢放心購入義大利國債。
蒙蒂與歐盟合作改革的穩健態度,現階段引起的觀感正面大於負面。在他與梅克爾會晤後,義大利媒體即時報導,恭喜蒙蒂說服了梅克爾,讓歐盟繼續挹注資金,等於是幫義大利找到了拯救國家的基金。
義總理蒙蒂表現可圈可點
國際貨幣基金(IMF)將在1月底、2月初觀察義大利的表現,決定介入範疇。不過IMF在1月12日特別強調,目前看來蒙蒂的表現可圈可點,他們認為蒙蒂採行的財政措施有助於恢復市場信心,可以促進義大利經濟成長,並解決債務問題。
不過也有一些歐洲媒體評論,這次會晤是梅克爾的勝利,因為義大利願意乖乖配合歐盟規劃的財政改革方案,代表德國的影響力又向前邁進一步,讓歐洲的天空看起來又更「德國」了一點。但對此蒙蒂強調,絕對不是整個歐洲更傾向讓德國主導,大家是為了不讓歐洲分崩離析而努力。蒙蒂也向民眾保證,義大利尊重作為歐盟成員國的義務,卻不會一味接受歐盟財政改革中最嚴苛的限制,也不會接受來自外部的經濟制裁。
舉例來說,義大利在與歐盟談判新的財政改革方案中,一個關鍵是歐盟要求義大利把債務比率降低到GDP的60%。蒙蒂認為,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義大利現在債務比例高達國民所得的120%,非常不健康。
蒙蒂強調財政要質化改革
但蒙蒂認為不能只是硬要減低帳面數字的量化改革,而忽略了很多更制度性的質化改革。目前歐盟提出很多削減赤字計畫,是為了讓義大利在20年內達成把債務降低到GDP的60%以下。
蒙蒂覺得,如果光採用「目的使手段合理化」的方式,最後恐怕演變成一連串強制施加的規範,那麼債務危機國被層層規範綁手綁腳,就沒有機會重整社福體制,也沒有機會健全財政體制,達到的效果只是治標不治本。
故蒙蒂主張,義大利一方面應該展現成熟、負責任的歐盟成員態度,接受來自歐盟合理與必須的規範,但對自己國家財政的質化改革也不能有一絲妥協。在對內部分,蒙蒂政府的挑戰則是要解決高居不下的失業率,並設法提高義大利的競爭力。
投資人對義大利尚存希望
從義大利財政部去年底發行的最後一波國債觀察,蒙蒂專業財經內閣的表現,在國內外都有穩定人心的作用,短期債之債殖率已出現降低的好現象,表示投資人對義大利國債的信心不是全面垮台。
且義大利國債與其他歐債國相比有一特色,就是國人持有率特別高,展現義大利人團結愛國的一面,連賺進大把鈔票的足球明星都主動發起認購國債的運動,表示要帶頭回饋國家。
但因為義大利需要填補的財務缺口太大,去年底發債已無法籌得預期金額,今年能否籌到更高額的需求目標,還是令觀察家捏把冷汗。而國人購買國債的數量畢竟有其限度,仍有許多義大利人因為害怕政府開徵不合理的稅收,私下紛紛討論把財產與投資移往海外。
所以蒙蒂政府除了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管道尋求紓困,以及設法減低政府開支與赤字,現在還把腦筋動到了辦奧運。義大利首都羅馬原本就規劃積極爭取2020年奧運主辦權,蒙蒂從財經角度出發,評估如果申奧成功,可以替義大利掙得相當全國GDP1.4%收入,奧運將帶來大量的觀光效益、工作機會,羅馬所在的中部收穫會最豐富,但南、北部地區也都可以受惠。
簡言之,對當前的義大利來說,真乃萬事莫如拚經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