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萊塢華麗歌舞秀 給老百姓美好的生活想像
台灣導演侯孝賢評價印度電影時曾說,「印度電影之所以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就是『local』。假使你一直跟著好萊塢,人們就沒有另一種想像的可能。」
文/何宏儒 (中央社駐新德里記者)
提到印度電影,台灣民眾最熟悉的自然就是位在西印孟買(Mumbai)的印地語(Hindi)電影工業基地「寶萊塢」(Bollywood)。
以「無歌不舞、無舞不歡」著稱的寶萊塢電影,總是將歌舞場景發揮到淋漓盡致。片中必有數段大場面歌舞秀,通常由穿著華麗服飾的大型舞群,結合變化多端的壯濶場景,共同襯托男主角的風流瀟灑和女主角的風情萬種。
早已公式化的電影架構必由俊男美女擔綱主角,劇情則不脫命途多舛的情侶、三角戀、憤怒的雙親、腐敗的政客、家庭失和、落入風塵的善良女子、被命運捉弄的失散親人等。
片長動輒三、四小時 觀眾大讚物超所值
印度社會貧富懸殊,12億人口中有二、三成生活水平低於貧窮線。對這些人而言,寶萊塢電影場景的絢爛壯濶和富麗堂皇,恐怕永遠也不可能發生在他們的真實生活中。看電影將他們對生命的想望推向遙不可及;散場後或許又有彌補現實生活缺憾的療效。
歌舞片在印度大行其道的另一原因則與其高比例的文盲有關。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印度迄今仍有近26%的人口目不識丁;過去數十年比例自然更高。歌曲旋律、舞蹈張力,搭配聲光效果,更容易打動人心,「唱的比說的好聽」。
同時,許多印度觀眾認為「俗擱大碗尚讚」!在劇情、音樂、歌唱、舞蹈、明星等元素之外,動輒三、四個小時的片長,融合狂歡的歌舞、濃豔的色彩、曲折的故事,更讓觀眾覺得物超所值。
3K天王 台灣觀眾不陌生
影星當中,「3K天王」沙魯克汗(Shah Rukh Khan)、沙爾曼汗(Salman Khan)、阿米爾汗(Aamir Khan)可能是台灣觀眾最熟悉的寶萊塢紅星。享有高人氣指數的「3K」,一舉一動在印度總是焦點。
同為1965年次,真正開始投入演藝事業的時間同為1988年(阿米爾汗八歲時演過一部電影),又都是1990年代以後縱橫印度影壇的賣座天王,三人常被拿來一塊品頭論足。
沙魯克汗主演的電影,從《寶萊塢生死戀》(Devdas),到《寶萊塢之不可能的任務》(Main Hoon Na)、《如果.愛在寶萊塢》(Om Shanti Om)、《寶萊塢之麻吉大明星》(Billu)及《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都曾在台灣創造話題。
沙爾曼汗則總在電影裡賣弄一身賁張肌肉,被印度年輕人票選為心目中最性感的男性。他主演的電影《寶萊塢之爆裂警官》(Dabangg)曾在去年4月的金馬奇幻影展上映,台灣觀眾不陌生。同為寶萊塢一哥的阿米爾汗,前後兩部探討教育體制的電影《心中的小星星》(Taare Zameen Par)在台叫好、《三個傻瓜》(3 Idiots)更是叫好又叫座,大部分台灣觀眾對他也很熟悉。
三大巨星共創34億票房
話說沙魯克汗主演的的科幻電影RA.One,去年未上映先轟動。新片發行的宣傳期間,他被問到所飾演的片中角色為何叫「G.One」時回答說,G代表太太葛莉(Gauri Khan),One則是「我在影壇的地位」。
跟他據傳「不對盤」的沙爾曼汗聽了很不以為然。幾天後他說,「阿米爾汗才是第一名」。他還說,如果要給阿米爾汗一個暱稱,那就是「百科全書」,因為阿米爾汗對拍片的事「無所不通」。
相信許多台灣影迷每看完印度電影,總會對大螢幕裡色彩繽紛的莎麗舞動、富麗堂皇的場景流轉、嘹亮動人的旋律流瀉,以及纏綿悱惻愛侶無法終成眷屬的悲慘命運安排,留下深刻印象、低迴不已。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7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