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3年1月號
全球經濟成長,除了個別國家的機遇及努力,還得看中國大陸與歐洲的「臉色」。2008年金融海嘯、2009年底歐債危機以來,許多國家都受到衝擊。即使高成長的亞洲新興國家,也面臨著貪腐、工資上漲、政府效率不彰等挑戰,而美、日、歐這些已開發國家,也努力藉各種政策企圖甩開停滯。
《全球中央》2013年1月號

希拉蕊卸任 中國仍是挑戰

2012/12/27 13:2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希拉蕊執行歐巴馬總統的外交政策,過人毅力和全球高支持度,使她成為美國最受歡迎外交官。華府政界認為,凱瑞是接任希拉蕊的不二人選,共和黨參議員也多表態支持。

文/廖漢原 (中央社駐華府記者)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將結束為期四年的外交生涯,根據國務院統計,希拉蕊在任期內訪問112個國家,工作期間有401日在海外,希拉蕊執行歐巴馬總統的外交政策,過人毅力和全球高支持度,使她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外交官,希拉蕊雖然笑稱離任後想主持烹飪節目,但高民意不讓她離開政治舞台,2016年大有機會再度問鼎白宮。

四年外交生涯將落幕 凱瑞可望接任

接受歐巴馬提名的下任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來頭同樣不小,凱瑞擔任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有30多年外交事務經驗,期間頻繁往來世界各國,熟悉外交和國家安全事務。今年69歲的凱瑞在2004年代表民主黨角逐總統失利,他還是越戰英雄,曾獲三枚紫心勛章,華府政界與外交界一致認為,凱瑞是國務卿的不二人選,共和黨參議員也多表態支持凱瑞。

各界極欲瞭解,凱瑞上任後如何執行外交政策?他對當今美國外交的看法和歐巴馬總統是否相近?希拉蕊任期內的重大方針,如「亞洲再平衡」是否繼續?希拉蕊於2011年11月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文章,擘劃21世紀美國外交方向,文章聲明未來國際政治焦點在亞洲,不是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國是太平洋國家,不能在亞洲缺席。

希拉蕊身體力行成為首位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論壇的美國高層,國務院於2009年起,在東協長期派駐代表,歐巴馬總統親自出席東協元首會議和東亞峰會,中國大陸崛起,美國在東協投入大量資源,審視盟邦關係,重建美國的區域影響力。

美國影響力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遽降,國內失業和社會問題湧現,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高速成長已屆頂點,美中經濟和外交衝突不斷,希拉蕊在美中合作又競爭的環境下,與北京建立夥伴關係,期望將中國融入國際體系。

歐巴馬政府將有經驗十足外交團隊

希拉蕊在任期內多次走訪中國大陸,除了參加年度「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外,親身處理南海與東海主權爭議、陳光誠事件等重大外交危機,希拉蕊柔中帶剛的風格,為國務卿工作立下典範。

凱瑞擔任參院外委會主席期間,曾代表歐巴馬走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也曾高調抨擊大陸竊取美國公司機密和智慧財產,對氣候變遷問題投入不遺餘力,各界認為凱瑞是正確和安全的人事安排。

《華盛頓郵報》作家伊格納西斯(David Ignatius)指出,外交經驗令凱瑞瞭解世界亂局,例如阿拉伯世界需要美國強大外交領導,他知道當前局勢需要「沉默外交」,敘利亞、伊朗和以巴危機亟需解決之道。另外,凱瑞在國會的經歷,必能面對難題,打破傳統外交思維。

凱瑞是參院資深議員,預料國會同意不成問題,他在外交界也廣受好評,許多資深外交官員認為,凱瑞具可信度,穩定度,能夠代表美國維繫國際、發揮影響力,他的分量和經歷足以勝任職務。不過他和希拉蕊一樣,與歐巴馬都不太親近,但他和副總統拜登(Joe Biden)有多年外委會共事經驗,歐巴馬政府將有經驗十足的外交團隊。

與中共新領導人關係是最大考驗

如何發展與大陸新領導人習近平和李克強的關係,將是凱瑞上任後最大考驗。希拉蕊在任期間多次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會面,但北京漸趨強硬的外交態度,不惜在領土問題上和鄰國摩擦,使得希拉蕊2012年多次遭中方冷眼相對,亞洲海域主權爭議日趨升溫,未來要解決難度還會更高。

凱瑞是外交務實主義者,他主張美國積極投入國際組織活動,擴大影響力,他的工作紀錄可做為他擔任國務卿後的外交方向。凱瑞在2012年6月舉行聽證會,呼籲美國必須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大陸積極宣稱擁有西太平洋島嶼主權,俄羅斯在北極擴張之際,加入公約對美國海軍和商務運輸只有好處,持續置身事外,將影響國家利益。

他曾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撰文指出,中國大陸是全球經濟體系要員,中美兩國利益相關,雙方可在伊朗問題上合作,但在敘利亞問題上,兩國意見不一,美中各方有獨立政策。

至於對台關係上,凱瑞曾於2011年主導參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支持台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共同決議案;但在共和黨議員強力促使歐巴馬同意對台出售F-16C/D型戰機期間,凱瑞認為,美國確實應該關注台海軍力失衡,但立法強制美方對台出售特定武器,並非好作法,法案在民主黨多數主導下被封殺。(完)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丹麥美女總理 力抗歐債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