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經濟下行怎麼救?內部爭論結構性改革或加大投資

2023/9/22 22:30(9/25 07: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上海愛琴海購物商場外人潮。(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上海愛琴海購物商場外人潮。(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2日電)路透社報導,中國經濟陷入困境引發政府顧問罕見出現兩極化意見,一派提倡結構性改革,另一派要求政府加大開支來刺激經濟。有分析指出,中國更依賴政策刺激,而不是更艱難的結構性改革。

路透社21日報導指出,中國政府最近幾個月推出的零碎救經濟措施,引起外界關注其經濟領導層正面臨應該優先推出短期措施還是進行改革的艱難決定。

中國政府內部的經濟顧問也有兩派意見,雖然他們不會行使直接權力,但可影響政策制定。

提倡加大開支來刺激經濟的一方認為,中國政府現在的債務水準低,可以與地方政府承擔開支,支持基建及加速其它經濟活動。

報導引述一名要求匿名的顧問表示,中國需要加大財政刺激措施,政府的財政狀況良好,有空間可以加大開支。

目前中國中央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1%,遠低於地方政府的76%,包括隱性債務。

但支持結構性改革的一方認為,幾十年來幫助推動經濟成長的刺激方案已走到盡頭,現在需要進行更大膽的經濟結構性改革。

支持改革的陣營中,有顧問認為在有跡象顯示中國加強控制經濟之際,應重啟陷入僵局的市場改革。改革包括放寬戶籍制度來刺激消費,及以犧牲國企巨頭為代價,來消除民營企業進入市場的障礙。

支持改革的顧問也認為,如果沒有政治決心推動改革,中國將難以持續恢復民企的信心,也難以持續提振經濟。

據報導,兩派的顧問都認為,政府應在預計於今年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緊急處理他們的提議。

除了中國政府經濟顧問,外部的經濟學家對推行改革抑或加大投資來救經濟,都有不同意見。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余永定向路透社表示,中國需要更強的刺激經濟措施、一個總體規劃,及一攬子宏觀經濟政策。

他主張,中國應發行更多政府債券來投資基建,包括公共設施如醫院及老人住房。中國不應該擔心債務占GDP的比重,以及政府債券占GDP的比重。

余永定並指出,在美元與人民幣息差擴大可能會引發資本外逃及人民幣貶值下,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寬鬆政策受到限制。

不過,路透社引述中國人民銀行顧問劉世錦最近在一個論壇表示,如果繼續集中於利用宏觀經濟政策來穩增長,副作用會愈來愈多,更重要的是,會錯失進行結構性改革的機會。

他認為,不是只有宏觀經濟措施才會於短期內產生效果,具有擴張效應的結構性改革也可以產生立即效果。

報導引述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蘇博文(Rob Subbaraman)指出,短期刺激經濟措施可以提振經濟,但會令結構性扭曲情況加劇;另一方面,結構性改革會帶來陣痛,需要較長時間提振經濟,但長遠經濟可以持續增長。

「中國兩者都需要,而現在的情況從歷史上看,中國更依賴政策刺激,而不是更艱難的結構性改革」,他說。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表示,中國經濟一定要回到前領導人鄧小平所設的基礎上,否則外資會沒有信心,經濟也不會好。當民營企業失去信心,經濟也難以復甦。(編輯:陳鎧妤/楊昇儒)11209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中國化地方債借新還舊 網傳6.6兆分配額度貴州天津最多
172.3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