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顆小行星

發稿時間:2010/06/12
十五顆小行星
十五顆小行星
作者|劉克襄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06/01

  喜好觀察本土自然的作家劉克襄,近日推出新作《十五顆小行星》,以書信體寫成十五篇文章,每篇都有對象,他們有些已經不在人世,甚至失蹤。這十餘人的共同特點是滿懷一般人不太有的特殊熱情,而且在大自然中曾身歷險境;他們宛若小行星般散發幽幽的光與熱,溫暖人心。

  一名紐西蘭青年來台登山失蹤,作者曾偶遇多次來到阿里山區尋子,不懂國台語的阿兜仔父親,卻在歌手江蕙的歌聲中獲得鼓舞力量,後來還協助九二一大震組合屋重建。作者賞鳥時邂逅的一名台灣青年,後來試圖在台灣深山尋找瀕臨絕種的台灣雲豹蹤跡,受到很大挫折,不但恩師在山中猝逝,一名同伴也在颱風時被溪流沖走。

  作者經常前往深坑茶山古道爬山,十多年來已與小村種茶種稻的林姓三兄弟熟稔,三兄弟年逾七十,從早期每年種一期稻作即生活無虞,到近年雪山隧道開鑿後,水源漸枯,山溪消失,夏天以後已無法耕作。把這裡當成「家山」的作者經常要前往探望,三兄弟的豁達,則似星光照亮他每回下山的憂心忡忡。

  傳說人在天空都有一顆自己的星宿,星起星落在浩瀚宇宙是平常事。有心的劉克襄捕捉那些感動他的「小行星」星光,這些人或是傳奇的、漂泊的、探險的、或是庶民小人物,大多和他擦身而過,偶有交集。劉克襄用理解與同情的對話,描述他如何受到這些熱情生命的影響,盼望使更多人獲得感動和啟示。

文章節錄

《十五顆小行星:探險、漂泊與自然的相遇》

隱逝於福爾摩沙山林

  「Jody」,從你的留言,我第一次注意到江蕙的英文名字。

  那是一九九九年初,冬末春初之交,你,費爾.車諾夫斯基,一名聽不懂國、台語的外國人,飄泊於阿里山山區時,不斷地聽到了,各地都在播放著她的閩南語歌曲。

  我對照了歷年江蕙的歌唱作品,那時她正巧出版了《半醉半清醒》。在這張睽違兩年多的專輯裡,江蕙的唱腔首度融入生活況味,擺脫了傳統閩南語歌曲的苦情風格。你後來購買的想必就是這一張吧。

  你就這樣反覆聆聽著江蕙的歌曲,壓抑著悲傷,一邊繼續在這個異國的偏遠森林,尋找你失蹤的孩子,魯本。雖然江蕙被譽為「台灣人最美的聲音」,但我從未想過她的歌曲竟能安撫一名異鄉者的失子之痛,而你似乎從第一回聽到時,就獲得了幽微的鼓舞力量,因而牢記著它了。

  記得初次遇見你在奮起湖。那天我坐在月台上,正準備享用著名的火車便當。才打開熱騰騰的飯盒,遠遠地便瞧見一名高頭大馬的外國人,胸前掛著一個告示牌走來,乍看還以為是傳播福音的熱情信徒。我慌忙撇過身子,兀自吃著便當,根本未曾留心你的形容,或者在做什麼。

  不知你在此多久了?是否每天都如此早起?日出之前,一名走江湖賣膏藥的王祿仔仙,一如過去持著一款藥品在兜售,但大概是受到你的感召吧,這回站在欄杆前,向群眾大喊時,居然講出這樣的內容:

  「我手拿的是從那玉山東峰來的雪蓮,非常的珍貴。但今仔日我不想賣了。今仔日,我要特別跟恁介紹,頭前的這位金頭毛的阿都仔老伙仔。咱毋看他這樣子,好像耶穌一樣,他是真心真意來咱阿里山,找伊後生。今仔日我毋做生意了,你若有能力,在深山裡,找到一個金頭毛的年輕人,一定是阿都仔的囡仔。你若找得到,拜託你來找我,你不但會有獎金,我還會把我這些珍貴的藥財,全部送給你。」

  你雖然聽不懂台語,但看到這位江湖台客如此賣力地宣傳,勢必了然他的熱忱。或許,無濟於事,但你仍投以感激的眼神。

  我遇見你時,你在阿里山,大概已滯留一個多月了,沿著古老的阿里山鐵道旅行,從低海拔到高海拔的村鎮,一路上有許多當地人,都熱情地幫助你。相信這時,你已經非常熟悉江蕙的歌曲。你的留言如此敘述,你持續聆聽著這悲傷而甜美的歌聲。它滿溢著溫柔和感情,勝過任何你曾聽過的音樂,跨越了文化和音樂的界限,也跨越了語言的障礙,給了你繼續的力量。

  魯本是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中旬,隻身來台旅行的。據說他最早的旅行計畫是要到雪山,但是後來改變行程,前往阿里山。他想以徒步旅行,橫越某一條山路。

  為何他會選擇台灣的山岳旅行呢?原來,在紐西蘭時,他就經常縱走山林。台灣山勢嵱嵷,森林多樣豐美,相信魯本對這樣的地理環境,一定也充滿嚮往吧。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