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

發稿時間:2016/12/24
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
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
作者|黃福森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11/29

  「登山經」有如礦脈一樣豐富的黃福森,集結40年登山經驗寫成《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一書。他選出最經典的33條古道,依難易程度細數每條古道的風景和背後故事。喜歡登山與自然美景的讀者,可以隨書走進歷史的的幽谷和投身大自然的美麗景致。帶團經驗豐富的黃福森,近年來致力於親子登山領域,帶領不少家庭體驗山與古道之美,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獲得極好的評價。

文章節錄

《走向古道,來一場時空之旅:尋訪33條秘境古道,了解你不知道的台灣歷史故事(北台灣篇)》

李崠山古道一段泰雅英雄抗日的血戰史

  除了賽德克巴萊,我們的土地上還有許多可歌可泣、原住民對抗外來族群侵略行動的戰事,新竹李崠山就是其一。除了古堡之外,現還留有昔日事變發生的古道與戰場,以及見證歷史、最後被裁撤的駐在所遺跡,彷彿仍持續訴說著這段英勇故事。

  李崠山位於桃園、新竹縣界,標高一九一四公尺,泰雅族人叫她Tapong,原住民稱現今古堡所在的最高地為Rubi(路比山),是附近群山的盟主,擁有獨霸一方的氣勢,儼然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就地理上來說,李崠山是新竹尖石「內山」大漢溪流域,與新竹城郊油羅溪流域的分水嶺,地形顯要,山頂視野良好,是天然制高點。日治時期為了控制大漢溪上游各原住民族群,並利用山區樟腦、林木、礦藏等天然資源,一九一○至一九一三年間,這裡發生了由少數泰雅英雄對抗兩千多日本軍警的血戰,後來成為日治台灣史上三次決戰、死傷慘重的「李崠山事件」。

第一次決戰:一九一一 年,李崠山會師掃蕩

  一九一○年,急欲鞏固山區政權以開發山區資源的日本軍警,於內灣溪上游山區的隘勇線前進時,建立了許多隘勇工事。當時位於大漢溪上游的馬里闊丸、卡奧灣、基那吉三大族群常依靠地形優勢,對日軍進行打游擊式的突擊,讓日軍十分困擾,於是原本的掃蕩還擊,悄悄醞釀成為勢在必行的軍事行動一九一一年,日本軍警組織計二千一百八十人的討伐隊,在合流山(今名煤源)設置前進司令部,分成五個部隊和電話鐵網架設隊,由李崠山北稜及西稜開始向山頭進擊,計畫攻占李崠山山頭高處後來個各隊會師。本次行動由八月二日開始,雙方激戰九十一天。戰後根據官方統計,日本軍警戰死七十九人、負傷六十五人,但順利攻占李崠山最高地,架設了李崠山及太田山兩座砲台,並在大混山、李崠山、尖石鳥嘴山間稜線,構建強大的軍事火力網,還完成通電鐵絲網的設置,為續往內山地區前進攻擊做好準備。

第二次決戰:一九一二年,太田山絕地大反攻

  一九一二年夏季,原住民趁著颱風時節,對李崠山現有的隘勇線全面反撲,造成日軍已建立的隘勇線幾度失守,史稱「太田山事件」。同年十月,日本軍警再次動員龐大火力,企圖奪回李棟山西稜的隘勇線,並乘勢編成七個部隊,分別從李崠山監督所東南方直下至馬里闊丸溪,配合由太田山砲台下溪的路線展開攻勢。本次戰役戰況十分慘烈,日警戰死二百零五名、受傷二百八十八名,原住民死傷人數不明。戰後日方在李崠山南稜制高點,構築了馬美山、烏來山、馬石三處砲台,每座砲台各配置三至六門各式山炮,形成牽制尖石部落深山地區的最重要防線。

第三次決戰:一九一三年,控溪會師的浴血戰

  泰雅族的基那吉群(居住在現今秀巒四周部落)世居深山、族群驍勇善戰,是北部泰雅族中唯一槍枝未被收押、未被降伏的所謂「未歸順蕃」。在前兩次事件中,常配合附近部落突擊日警,讓日方恨之入骨。此次征討行動,結合了當時「桃園廳」及「新竹廳」日方軍警人員,共計兩千七百七十八人。「新竹隊」由那羅附近入山,經過高台山、島田山,攻占今日的屯野生台山山頭陣地;「桃園隊」則由烏來山向下推進,過馬里闊丸溪後上稜,進而占領了芝生毛台山,然後推進到現今的秀巒會師,並乘勢包圍泰崗。此次戰役由於戰況激烈,時任台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曾親自坐鎮李崠山監督所指揮作戰,後來並建設了芝山西側的「西堡溪」和屯野生台山的「屯諾富士羅灣」(後簡稱為「屯諾富」)的兩座砲台。

百年之後的李崠山記事

  針對李崠山區平撫不了的游擊戰事,日本軍警曾設下全台灣最高密度的防守據點。李崠山經過三次慘烈戰役後,馬里闊丸溪附近的泰雅族部落受到控制,陸續投降,此後山區隘勇路線縱橫交錯,沿線地雷、鐵絲網、木柵、掩堡遍布,隘勇線也因為日軍駐紮及往來通行,成為重要的山區通道路徑。當時位於李崠山附近的隘勇線,包含隘勇監督所及分遣所的配置,據相關資料統計共有十三處監督所、一百四十七處分遣所,防守據點密度之高,曾達到全台灣的三分之一以上。

  一九一五至一九二四年間,因為山區逐漸平靜,隘勇線轉變為警備道路,隘勇設施也變成駐在所。當通電鐵絲網也停止供電,隘勇防衛據點陸續撤除後,當地的隘勇線正式走入歷史。

  李崠山事件至今已過百年歲月,山頂遺留的古堡「李崠山監督所」(註:依據黃炫星《台灣的古道》一書描述,李崠山城堡占地約二百餘坪,方形城垣高達丈餘,牆厚約二尺,以紅磚水泥砌成。城門頂端曾橫嵌大理石方匾(今已遺失),橫題「慎守其一」四字,角書「台灣總督陸軍大將伯爵佐久間左馬太題」。)是一九一三年由佐久間總督起意,將原臨時構築的木石掩堡改建成為以磚石等建材的永久性碉堡,成為當時的「隘勇示範建築物」。李崠山監督所遺跡,以泰雅族語「TAPUNG古堡」登錄,於二○○三年被新竹縣政府列為縣定古蹟,是目前北台灣海拔高度最高的歷史古蹟。

  當時的碉堡迄今仍屹立不搖,各稜脈間的山徑旁,殘存的隘勇線遺跡依稀可辨,歲月悠悠、山谷幽幽,泰雅勇士英靈和離鄉背景的日本軍警,彩虹橋和太陽旗,在山中彷彿從來不曾消失過。

古道小辭典:駐在所與隘勇設施

  一般常在山區看到的隘勇設施,主要可以分為三類:監督所、分遣所、隘寮。通常上層的隘勇設施會統合管理下一層,例如「監督所」下轄管理多個「分遣所」。這些隘勇防禦設施除了少數採用「永久性」的材料如磚瓦石牆類,其餘多為「臨時性」的木材構造設施,因此在時代巨輪滾動下也消失得最快。而現今常聽到的「駐在所」一詞,則是在戰事平定後期,為了管理山區治安所設立的警察機關。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