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正義

發稿時間:2018/03/23
食物正義
食物正義
作者|羅伯‧高特里布、阿努帕瑪‧喬旭
譯者|蘇采禾、朱道凱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18/02/07

  這本書,就像一部從種子到餐桌的食物系統紀錄片。全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我們今天的「不正義的食物系統」,提出現有食物系統從種籽到餐桌的歷史背景和分析,以及它所產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環境衝擊。第二部分引介「食物正義行動與策略」,講述多個組織和政治行動的故事,這些行動企圖挑戰、重組和從根本上改革我們的食物系統。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投入食物正義的討論與研究,並進一步喚起行動。世界各地已經有無數團體投入這場運動了,這本書,正是參與和行動的指南。

文章節錄

《食物正義:小農,菜市,餐廳與餐桌的未來樣貌》

幻想當小農,卻不願弄髒手的天龍人……

  農夫市集倡議者之間有一個有趣的辯論主題,就是:農夫市集應該是一個只賣在地食物的地方,還是可以同時提供「非食物活動」(例如讓小朋友騎小馬等等)?

  其實在地飲食有一個隱憂,就是:目前為止,只吸引部分、而非所有社群的參與。二○○五年,「吃在地」(locavore,由兩個拉丁字根locus「本地」和vorare「吃」串成)一詞首次出現在《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一篇報導後,立刻被其他媒體跟進,並迅速流行起來。該記者紀錄了他們如何受蓋瑞.保羅.納卜漢(Gary Paul Nabhan)二○○二年的著作《回家吃飯》(Coming Home to Eat )啟發,把用一整個月的時間吃在地食物的體驗記錄下來。這篇報導引起關注之後,灣區也開始流行「百哩飲食」(100 miles diet)觀念,亦即只吃一百英里範圍內生長的食物。

  其實,locavore一詞所指的,並不是「優先」吃在地生長的食物,而是「只」吃在地食物。納卜漢在書中所記錄的,是他一整年嘗試在亞歷桑納州離住家方圓二百五十英里內的覓食經歷,呈現的不只是他對原住民飲食的興趣,還有他渴望吃到「這個地區的原生種食物,也就是數千年前第一個沙漠文化在此定居耕種的食物。」他認為不重視在地食物,不了解原住民文化和飲食的後果,就是造成美國原住民高比率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元凶。

  但是今天,很多推廣百哩飲食的人卻與社會和文化脈絡脫鉤,參與的往往是那些負擔得起這種飲食方式的人。《紐約時報》就發現一個趨勢,記者稱之為「吃在地的懶人」──堅持吃住家附近生長的食物,卻無意弄髒雙手的都市人。這些中高收入家庭不會自己動手在院子裡種菜,反而是雇人幫他們種。記者指出,紐約廣場飯店還推出了一個行銷方案,向客人推銷百哩宴席,標榜菜單上的食物都來自有機農場,每客價格高達七十二美元。 

建立一套好標準,別讓在地、有機成了大財團的「漂綠」工具

  近年來,在地飲食也成了很多跨國大企業愛用的「漂綠」工具。「在地飲食」之所以會成為這些企業的行銷噱頭,部分原因是在地食物日益受到歡迎。食品行銷協會調查發現,將近四分之三(七二%)的受訪者說自己會定期購買在地種植的產品是因為產品新鮮,而七五%的受訪者則是因為覺得這樣做可以支持在地經濟。餐飲業協會於二○○九年進行餐廳顧客意見調查發現,高達七十%的受訪者「比較可能去供應本地食物的餐廳」。今天,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與餐廳直接將在地種植的水果和蔬菜印在菜單上,二○○九年學校營養協會調查指出:「三七%學區供應在地水果和蔬菜,另有二一%學區正在考慮跟進。」

  食物正義關注的在地飲食,不只是食物從哪裡取得或如何種植,而是涵蓋什麼人在什麼狀況下用什麼方式去種植、收成、加工、運輸及出售,也就是所謂的正義取向價值鏈(justice-oriented value chain)。 另外,食物正義也努力建立所謂「國內公平交易」(Domestic Fair Trade)的認證程序,將在地、有機及永續食物納入公平交易範疇。

  一旦建立了正義取向價值鏈,而基於社會正義方法的公平交易和永續標準也實施了,食物正義就可整合進搜尋另類食物種植及可做的食物選擇之中。食物正義觀點可以確保採取不義手段生產食物的業者會受到挑戰,不論他們如何聲稱他們也偏好在地採購或推動永續。食物正義取向也提供我們一個方法,確保所有參與的人都能分享吃在地和永續食物的好處,不管是從農場到生產者,從勞工到社區,或是最末端的消費者……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