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學

發稿時間:2021/10/22
失敗學
失敗學
作者|伊莉莎白.德依
譯者|羅雅涵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02

  這是一個由失敗打造的世界。面對失敗,最好的解藥就是分享失敗。失敗是一個很管用的除錯機制,讓我們可以找到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避免重蹈覆轍。這就是「失敗學」。本書作者提煉自身經歷與播客頻道多位來賓的智慧,主題從考試挫折、失戀失婚、心理創傷、工作到信心危機,受訪者包括哲學家、暢銷作家、企業家與歌手演員等,透過故事為讀者灌注面對失敗的勇氣。

文章節錄

《失敗學:每一次失敗,都是一次生命系統的升級》

法則一、失敗就只是失敗而已

  「每當我們感到很不快樂時,那是因為我們正在對抗事實;每當我們對抗事實時,當然就會覺得不快樂。」問題在於要怎麼調整我們的心態,試著如實地接受事情本然的樣貌?

  「失敗就只是失敗」,這句話聽起來有說跟沒說一樣。請容我說分明。面對失敗的第一條法則,就是必須承認失敗是一個事實。它確實存在,而且像氧氣一樣無所不在。想要讓氧氣消失或者希望生活中可以避免接觸到它,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也只會白費心思。氧氣是生命的必需品,而就某種層面來說,失敗也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失敗讓我們有機會學習與成長,只要我們願意的話。犯了錯才能知道什麼是對的,找出問題在哪裡,然後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會失敗,在我們生命中的各個階段也都會遇上失敗。一旦你明白這一點,失敗就會是一個很管用的除錯機制。在這個廣闊豐饒又獨一無二的星球上,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永遠免於失敗。真的沒有。希望失敗不存在就像是希望氧氣不存在一樣。失敗就跟其他存在的事實一樣,好比說茶包或鞋帶。你不需要過著提心吊膽害怕茶包或鞋帶的日子,同樣的你也沒必要對失敗抱持戒慎恐懼的心態。

  當失敗發生了,它就是一個事實。我們加諸其上的各種或強或弱的情緒,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失敗不是別人告訴你說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每一個失敗的經驗都是個人的。我們應該盡可能區別失敗的事實與別人對它的論斷。他人的感受會因為情感、文化、家庭與專業包袱而有所不同,無法總是能夠作為你衡量自己生活的尺度。把你對失敗的感受與別人對它的評價分開來看,雖然這麼做很不容易,尤其在這個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緊密交錯的時代。

  擔心事情會不會出差錯毫無意義。我們只要想著:「我已經盡了全力,也用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去做了,就看結果會怎麼樣。」失敗只是走向目的地的過程。

    —作家暨英國前特勤部隊成員 安迪.麥克納布Andy McNab

  The fact of worrying about whether it’s all going wrong is pointless.What it should be about is just thinking, “Well, all I can do is the best I can do, in the way I think is the best way, and we’ll see what happens at the end” … Failure is part of the process of getting where you need to be.

  慧敏大師(Haemin Sunim)曾經教導我深觀失敗,他是南韓佛教界的百萬僧侶( 因為他的推特有百萬追蹤者, 所以《衛報》 在新聞標題上這樣稱呼他)。慧敏大師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禪宗導師之一;「慧敏」兩字是聰慧敏捷之意。

  二○一九年一月,我在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出版社辦公室與他碰面,一同錄製podcast 內容,他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話不多。他穿著樸實的灰色僧袍和灰色長褲,一派沉默寡言,相形之下我聊著無關緊要的天氣似乎顯得有些尷尬。我努力要破冰,拉近彼此的關係,只不過當時我還不明白其實沒有冰需要破。我毋須這麼做。我只要做自己就好。

  開始錄音之後,我問了他幾個問題,卻覺得有些不知所措。他在回答每個問題之前都會停頓好一會兒,我擔心是不是自己說了什麼冒犯到他,或者他根本不想回答問題。接著,他開口說話,回覆簡潔有力,很快我就發現自己預先準備的問題根本不夠用,我不曉得還要問什麼,而他似乎覺得沒必要填滿對話之間的空白。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了解到我無法改變別人。事實上我也無法控制其他人。我沒辦法控制他們要做什麼。我只能控制我自己。

    —作家塔拉.韋斯特弗Tara Westover

  It took me a long time to realise that I can’t change other people. And I can’t actually control other people. I don’t control what they do. I can only control myself.

  當你拋開對失敗的恐懼那一刻,你就可以踢進更多球。

    —英國前足球女將埃尼奧拉.阿魯科Eniola Aluko

  The minute you let go of the fear of failure, you score more.

  採訪繼續進行,我漸漸習慣他的頻率。氣氛平靜。我內在神經質的喋喋不休緩和下來。現在我知道他這麼做是為了保留空間給我們兩個人思考自己說了什麼,以及接下來要說什麼。先觀察,再做出回應。

  慧敏大師表示,深觀是深入理解的關鍵。他告訴我,靜心冥想的重點就在於「覺察你的心正在想什麼」。靜心並不是要你去尋找平靜的內心狀態。倒不如說,是要我們清楚察覺此時此刻自己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這才是你應該要做的事。

  我請教他,下一步是不是不帶情緒地觀察?

  「沒錯。」他說,「一旦你把自己的情緒或期待加進去,你會變得更在意。﹃我期待美好的事物發生。但是它沒有發生。我覺得自己好像失敗了。﹄」

  他繼續闡釋說,「以不帶批判的方式,客觀且如實地看待自己,就是所謂的靜心內觀。」

  把我的失敗寫下來,甚至說出來—這麼做並不是要抹消它們。它們還是在那裡。然而這麼做讓我明白失敗不是什麼世界末日,而且可能有些好事會從中破繭而出。

   —美食作家奈傑爾.斯萊特Nigel Slater

  Putting my failures down on paper, or even talking about them – it doesn’t banish them. They’re still there. But it makes me realise that it wasn’t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if anything, possibly some good has come out of it.

  我認為面對失敗也是如此。重點在於,不要抱持批判與恐懼的心態,客觀地看待它。在你將任何感受加諸於失敗之前,先思考失敗的事實。我們的感覺經常會被扭曲,它們源自恐懼、憂慮、悲傷、失望和內心的批判之聲。在危機時刻,它們往往不是衡量事實的可靠指引。這些負面的感受有時候會給我們錯誤的建議,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因為它們是自動的反射性反應,根據過去的經驗而內建在我們腦中,殊不知這些經驗可能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情況。我們常常覺得必須對抗正在發生的事,跟它過不去,假裝它不是這樣。但是這麼做從來沒有用。

  「每當我們感到很不快樂時,那是因為我們正在對抗事實,」慧敏大師繼續說:「每當我們對抗事實時,當然就會覺得不快樂。」問題在於要怎麼調整我們的心態,試著如實地接受事情本然的樣貌?

  「每個人都會失敗。重點在於怎麼優雅自在地面對失敗,以及如何從經驗中學習。」

  慧敏大師希望分享給聽眾們的技巧是,相較於被自己對於失敗的感受給折磨,「觀察」就是一種靜心的練習。

  「誰來觀察?」他問。

  你,一個獨立的存有,你可以觀察你的情緒,而非被情緒給消耗與吞噬。

  你,一個重要的、有智慧的、具有觀察力的存有,才是真正可以控制事情將如何發展的人。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