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之道

發稿時間:2022/04/15
料理之道
料理之道
作者|瑞秋・勞丹
譯者|馮奕達
出版社|二十張出版
出版日期|2022/04/08

  少有作家能像瑞秋.勞丹那樣優雅而專業地處理《料理之道》這本書中的龐大主題。她深入理解人與料理的關係,結合對食物的熱情,以及科技史、科學哲學與社會史的跨學科思維,在史實中尋找每一種料理方式對全球飲食文化的貢獻。是一本飲食史學家與美食愛好者都不能錯過的一本書書。

文章節錄

《料理之道:從神的規則到人的選擇》

〈第三章_南亞與東亞的佛教料理,西元前二六〇年至西元八〇〇年〉

阿育王的敕諭:佛教化的印度料理,西元前二五〇年至西元一二〇〇年

  西元前三世紀,也就是亞歷山大征服印度百年之後,這時的羅馬帝國仍在發展之中,希臘化國家橫跨中東,漢帝國尚未建立,而皇帝阿育王(Ashoka)則統治著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富有、人口最多的政體。孔雀帝國北起喜馬拉雅山,往南延伸數百英里,涵蓋幾乎整個印度次大陸。阿育王在自己位於恆河河畔的首都華氏城,主持著對諸神的獻祭,以及隨後的酒肉祭宴。穿著破布衣、托著缽的苦修士們在路上行走,許多人是耆那教、印度教教主的門徒,也有不少是釋迦牟尼佛的信徒──兩個世紀前,祂點醒了一批追隨者,組成早期佛教的核心。

  約莫在西元前二六四年,阿育王下的敕諭開始出現在他的大片國土上。有些刻在石板上,有些則刻在高五十英呎的砂岩柱上,柱子打磨得光可鑑人,頂上還安著面向東、西、南、北的公牛、馬匹或獅子雕像。敕諭使用的文字視地區而定,有官話摩揭陀語(Maghadi),也有僧侶用的梵語;至於在希臘人、波斯人與草原民族雜居的阿富汗地區,則用阿拉美語及希臘語。第一份敕諭有許多不同的譯文,寫著「不得以獻祭之故殺害任何生靈」、「不得舉辦任何喧鬧的聚會。過去御膳房中殺戮甚多,而今已幾乎停止」。阿育王此後信奉佛教,佛教也在隨後千年傳播、轉變了亞洲東半壁的料理。

  佛教的核心看法是,人類受苦的根本原因,在於對世界的不易不變與個人的自我抱有幻覺。這種幻覺讓人注定落入無盡的生死相續,而貪、嗔、癡等情緒則驅使他們犯下惡行,造成他人的苦難。佛教呼籲其信徒放下這個虛幻的世間,全心過著精神高潔、行善的生活。阿育王與印度中部偏東的羯陵伽國(Kalinga)作戰,殺了成千上萬人,此後自己幡然醒悟,禁止了上千年來將人類、國家與眾神聯結在一起的祭禮。他所推廣的新興佛教料理,內容或許跟耆那教徒、心懷改革的印度教徒間新出現的其他種料理非常類似,以米飯、豆子(印度稱為dhal)、精煉奶油(已去除雜質的奶油)、甜點,以及有甜味的水果飲料為主。

  我們並不清楚敕諭的頒布造成了什麼反應,但不難想見靠收祭祀規費過活的祭司們,以及藉由食用更多祭肉與平民劃清界線的武人廷臣們,鐵定因為禁令而大吃一驚。阿育王主要得到的支持,或許來自商人、製造業者與錢莊主等創造帝國大部分財富的人。他們的地位只比農奴高個一階,與貴族、武士和祭司們相去甚遠。祭司收取規費、擁有免稅待遇,對商業賴以為繼的放貸收息挑三揀四,還有昂貴的祭獻禮──這都讓他們忿忿不平。接下來幾個世紀,印度的商業蓬勃發展,靠的就是聯手的佛教徒與商人。

  敕諭是無法一拳擊倒像動物祭獻這麼根深蒂固的習俗的。宮廷每天仍祭獻為數不多的動物,而宮廷料理或許也還在使用一些肉品、香料、蔥、蒜來表現光彩,而不是苦行生活。農村的村民──尤其是帝國的控制力幾乎不存在的邊遠地區,仍然請祭司在孩子出生時駕臨,主持婚禮、喪禮,祝福他們寒磣的貢品。據說,在西元前一八〇年暗殺孔雀帝國最後一位皇帝的殺手,就是為了恢復祭獻而動手。但無論如何,祭獻已是日薄西山。

  精緻的佛教修行料理意欲提昇靈性力量,與帶來體力與軍事力的宮廷高級料理相當不同。一般認為,創造佛教料理就少不了國家的支持。有關早期佛教料理的資料非常稀少且充滿矛盾,這點並不令人意外。假使拿人們較熟悉、時代也較晚的基督教為例,人們也會為料理該有的樣子爭辯不休,而精神領袖們與平信徒實踐的方式也有分歧;當然,這些辯論與差異也在不停改變。但有兩點原則相當清楚。第一,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已經有人使用最讓人渴望的穀類與最昂貴的精煉奶油和糖,來製作高級修行料理──這些材料就和宮廷高級料理使用的肉與酒類一樣,是普通人難以企及之物。但這種料理是拿來供養佛教比丘,還是獻給比丘們的贊助者,就不得而知了。第二,佛教料理並不重視肉類與酒精,而偏愛替代性的蛋白質與飲料,以及稻米、奶油與糖。相較於生化類的食物加工方法,佛教料理更仰賴機械力與熱力,例如攪拌、研磨與加熱。

  據說釋迦牟尼佛一再譴責動物祭獻,除此之外,在他所提出的五種道德訓誡中,其中兩項──不飲酒與不殺生──也為這個議題出了一份力,不僅禁止了祭禮中的酒精與蘇摩,也讓吃肉一事備受質疑──畢竟要吃肉必然得先殺生。僧侶為了尋求開悟而齋戒,延長冥想的時間,並用禪修來取代攝取蘇摩與酒精。只要有遵守訓誡、沒有殺生,他們還是可以吃肉。毗奈耶(Vinaya,即佛教戒律)可能集結於西元前四世紀,但許久之後才形諸文字。其中關於可食用食物的清單中,肉類是跟魚、稻米、麵粉做的食物與大麥餐點一起囊括在內的。戒律要求比丘吃下任何一種放在他們缽中的食物,包括肉類(但那些狼吞虎嚥的比丘則會被人笑是「假修行人」)。有一則故事說,佛陀就是因為吃了豬肉而死。總之,吃肉的行為漸漸少了。到了西元五世紀,印度人(包括印度教徒)大多已不殺牲口。等到西元七世紀,中國來的訪客更是提到印度人幾乎不吃肉。

  稻米、大小麥、小扁豆與彎豆、魚與蛋,以及精煉奶油、芝麻油、蜂蜜、糖蜜與糖成為佛教修行料理的核心,據說這是佛陀日常飲食的基礎。晚近的研究顯示,傳說中的醫生查拉卡與蘇胥如塔的著作中描述的料理宇宙觀,曾經過佛教徒深化整理為體系,很可能讓這套體系在西元三世紀晚期得到其現有的樣貌。醫生們表示稻米、白糖與奶油(來自溼熱恆河流域的農田與水牛)能帶來平和、自省的淨性(sattvic,純潔之意)性格,與對應體系中的金色與白色相呼應。

  根據印度古代醫生的看法,去殼、精白過的白米能為頭腦提供能量、幫助冥想,比用印度河流域種出來的小米、小麥與大麥做出來給農民吃的、難消化的灰褐色濃粥與麵餅更有好處。味道濃烈的香料必須棄用。造成口臭的蔥、蒜,則用阿魏脂(Asafetida resin)加以取代。扁豆與彎豆類,例如粉金色的小扁豆(masoor dhal, Lens culinaris)與翠綠色的綠豆(mung dhal, Vigna radiata),被用來代替肉類。蔬菜有甘藍、黃瓜、葫蘆瓜、苦瓜、茄子,以及能幫助消化的蘿蔔與薑。蓮花的白色花朵因為出汙泥而不染,成為純潔的象徵,而口感脆、中間有孔的蓮藕則用來入菜。

  精煉奶油與白糖是鍊金、醫藥兼料理用的材料。兩者都是用純淨的火將極易腐敗的原料──牛奶與甘蔗汁──化為吉祥不壞的至寶,即便在赤道地區的酷熱下也能久放。《正法念處經》(在六世紀初時被譯為中文)裡有一段提到,甘蔗汁要精煉、淨化才會成為白糖,而比丘在冥想時,也會受「智火煎」而精進。類似白糖與精煉奶油等清涼、甜蜜、滑嫩的食材既甘美營養,又宜人和順,不僅關係到精氣與心智,還能讓智慧與正定的修行更有法喜。糖能緩解劇烈咳嗽、肛門搔癢等症狀,還能蓋過藥草與餘甘子(emblic myrobalan,這一科的植物種類繁多,印度傳統醫學至今仍在使用)補藥的苦味。白糖和精煉奶油可以一次吃個一湯匙,或是用於料理,在整道菜裡增添其風味與力量…… (文未完)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