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與眼淚

發稿時間:2011/11/19
繪畫與眼淚
繪畫與眼淚
作者|詹姆斯.艾爾金斯
譯者|陳榮彬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1/11/03

  人們容易看電影感動落淚,卻少有人賞畫到掉淚,藝術史學家詹姆斯‧艾爾金斯的研究著作《繪畫與眼淚:畫作如何感動人心》,現場訪問觀畫者的感覺,還徵求看畫而流眼淚者來信,輔助他研究,分析畫的顏色、構圖等形式層面或研究畫的歷史,讓大家知道畫如何感動人心,以及應該如何賞畫才會被感動甚至流淚。

  附錄的應徵來信是此書最動人的地方。一位女士來信寫二戰時流亡到尼斯,在街角櫥窗看到一幅畫,描繪巴黎郊區天色晦暗時的彎曲狹窄街道,她停下看畫,走開時竟淚眼矇矓,之後五十年,她始終不解為什麼;另一信寫二戰時一名海軍在紐約度假遇到大作家海明威,開心地一起喝酒,海明威說,不知為什麼,每次看到牆上幾幅畫都落淚,在場軍人只見大文豪見畫落淚,也不懂原因,信中未提畫的內容。

  這本書不像一般學者用藝術專業研究評斷畫作優劣,因而更具可讀性。作者用大量藝術心理學告訴讀者,為什麼畫讓人落淚,例如可能浪漫主義畫作的美好風景感動人;附錄三十二封信更真實呈現藝術帶給人的心靈衝擊經驗,對象不必是專業藝術欣賞者或愛畫者,但在一個魔幻時空就發生了,只能以藝術的神秘主義解釋。

  從藝術角度分析,繪畫是空間藝術,電影是時間藝術,有人說時間藝術較易令人掉淚,但空間藝術也留下瞬間的時間,也是某種表現時間的藝術,所以也會感動人。但書中所有分析都不如附錄的信,看人為畫落淚的片斷,非常感人。作者也建議讀者如何賞畫才會被感動,包括獨自參觀美術館,不要所有畫作都看,只選幾幅專心欣賞,勿到人多的展廳看畫,且不靠導覽,以排除分心的因素,讀者不妨一試。

文章節錄

《繪畫與眼淚:畫作如何感動人心》

前言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未曾有過在一幅圖畫前面落淚的經驗,甚至也未曾對圖畫產生任何強烈感受。有時圖畫讓我們感到快樂,有時則讓人茫然若失。有些圖畫則是討人喜歡,在觀賞的過程中會讓人感到放鬆。最多,圖畫也只是給人一種華麗輝煌的感覺,有一種使人著迷的美感——但這種感覺也只能持續一兩分鐘,接著我們又繼續欣賞別的事物。

  「在面對圖畫時,我們為什麼會缺乏深刻的感受?」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完成這些作品的藝術家都懷有無法企及的野心,其虔誠心意也可謂光明磊落,往往莫名其妙地全神貫注於創作工作中。我所想要了解的是:為什麼這些人的驚人成就竟然被我們視為平凡無奇,甚至還會丟出幾句挖苦諷刺的評論,以顯示我們的鄙夷。圖畫真的只是牆上的美麗景點嗎?或者,只是在學術辯論中被人加以引用的索引卡片?(和我在書中所提到的那些人的做法一樣)有些人會說:「我喜歡圖畫。」甚至和所有專業人士一樣,將一輩子的心力都投注其中,但是當他們面對圖畫時的感覺卻又是如此貧乏。這種情況所意味的又是什麼?如果圖畫是如此重要——也就是如此的有價值,以致於常常被人複製、珍藏以及被人參觀玩味——但是偏偏我們在接觸圖畫的過程中卻又幾乎沒有產生任何情緒,那麼這豈不是讓人感到很困惑的一件事?

  不過,情勢並不必然會如此發展。如果我們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圖畫上面,必定能有所回報,而這正是我在這本書中所要說明的一件事:你越是投注心思去欣賞一幅畫,心中就會有更多感覺湧現。這不是一本教導我們如何才能讓眼淚出現的手冊——強烈的情緒反應是無論如何都教不來的,更別提「哭泣」了——但是我嘗試透過這本書去掌握那些最後會促使人們哭泣的心境。圖畫可以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將人的想像力予以掌控,但我們必須慢慢體會,並且以開放的心胸接納不尋常的經驗。我的論點並不意味著所有圖畫都可以讓人掉淚,我也不是要大家帶著一條手帕在博物館中四處走動,以備不時之需——這並不是個好主意。每一幅圖畫都能向我們傾訴許多事情,即使是最嚴肅的藝術史課程也有其樂趣存在。從有關畫家莫內的書籍中,我們可以知道他的畫家生涯開始於諷刺畫的創作(對於一個後來把人類形體完全拋開的人而言,實在是一件有趣的事),甚至也可以得知那一條穿越他的花園,因而數度被他畫下的小河叫做「艾普特河」。我喜歡歷史,因而不願錯過豐富史料中的任何一小部分。

  讓人感到高興的是,我們手中仍然握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人們曾經對圖畫產生強烈的反應。我們從證據中發現,那些因欣賞圖畫而落淚的人出現在中世紀的晚期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初期,最後又曾經於十八、十九世紀重現;這些人都因為不同的理由而落淚,觀賞的圖畫也各自不同。就證據來看,歷史上似乎只有少數幾個世紀與我們的時代一樣,大家都斷然不為圖畫所動,鮮少出現過為圖畫哭泣的人。但是有一些人仍然會在畫前落淚——他們只有一小群人,往往被淹沒在博物館裡那一堆未受感動的參觀者之中,根本就不會被看見。為了找到這一些人,我曾在報紙與期刊上面刊登佈告,徵求任何因為圖畫而落淚的故事。我也寫信給自己的一些同事和我所認識的藝術同好。我原本預設自己不會獲得太多回應(就我自己而言,很可能也不會回應這樣子的一篇佈告),但結果令我驚訝:最後我接到四百人次以上的回應,包括電話、電子郵件以及信函。大部分對我坦承以告的人,都是我不認識的——即使在許多案例中,寫信的人未曾與別人分享過他們的經驗,但是他們的陳述實在令人印象深刻。信函是一種彌足珍貴的資料,因為從信函中我們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引發人們哭泣的理由儘管因為本來大家都不願提及而使我們無從得知,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些理由也曾出現在過去幾個世紀中。這本書中四處可見我所引用的信函,其中還有一部分被我收錄在本書的附錄中。

  一開始,我以為「哭泣」其實是一種極具個人特色的事情,因而我會從各式各樣的人物身上發掘出各種引人哭泣的狀況。結果,我又再度訝異不已:因為,經過一番梳理之後,這些表面上看來散落凌亂的故事卻可以被歸類為幾種模式。我發現人們會為幾個特定的理由而哭泣。大致上,這些案例可以被歸類為兩種密切相關,但是在性質上卻又截然對立的經驗。在其中一種經驗中,人們似乎感覺到無法承受太過「飽滿」、複雜以及震懾人心的圖畫;或者是說,基於某種理由,這些圖畫給他們的感覺就好像「近在咫尺」而無法好好欣賞。在另一種經驗中,圖畫則是太過「空洞」、黑暗、龐大到令人覺得痛苦、冷漠而無法承受,基於某種理由,這些圖畫給人們的感覺就好像「遠在天邊」而完全無法理解。

  以上所述,僅是本書的出發點。(我們需要花點時間才能習慣淚水。)故事的發展分成不同階段:每一章的開始都是個嶄新的階段,發掘出一幅圖畫以及一位被圖畫感動的人。每隔一章(即偶數章),我都會對這些人的經歷進行探討。如果要我說明「圖畫究竟如何打動人心」,我覺得這是最佳的說明方式,而且這種方式讓我能夠慢慢逼近我們的核心問題:為什麼我們幾乎完全不流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