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

發稿時間:2025/05/16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台語、華語 混語散文詩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台語、華語 混語散文詩
作者|李長青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5/05/12

詩是最精煉的語言藝術,也是最凝粹的文體。當詩人以文字為舟楫,嘗試於詩行流動間推移語言邊界,探勘文體形式跨域的潛能時,詩會變成什麼模樣?台灣現代詩是否還有其他更多可能?

詩人李長青以台/華混語散文詩集《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大膽嘗試語言和文體的雙重跨越,對一般認知當中既有的華文創作邊際與界線,進行了深刻的探索及翻轉。作者則標舉這是一本「混融」與「交流」的作品集,在語言上「混融」了華語台語,形式上則「交流」了散文與分行。在摸索和嘗試的進退之際,推移了某些邊界,拓寬了詩的創作路徑;以混種的風格,為台灣現代詩帶來截然不同的新風貌。

內容節錄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

神情
我以為季節長在樹上,時間過往,有的
開花,有的發葉,有的只憑藉細枝微莖
,摹寫淡然。
 
痕跡,如果有的話──默默遺留
專注的,任何天氣裡;有沒有風
有沒有雨都不構成妨害。天上的
雲地上的泥,也都充滿了,神情
 
──2023.07.09 聯合報
──2024 年6 月,收錄於趨勢教育基金會‧ 趨勢影音‧「遇見一首詩」
──收錄於《詩如何讀我:2024 台北詩歌節詩選》(台北市政府文化局,2024 年9 月)
 
暗中
黑夜無止境,暗中仍是無止盡的呼喊;我時常
聽見。它長時間喚我,尋我,苦心志忱,不離
不棄。天上的黑,地上的未明深沉,一直在說
相同的話語。
 
那些話語彷彿不需翻譯。它們透明,無瑕澄淨
適應各種不同的形體;它們鮮甜,芳美安靜,
護守各樣不同的曾經。
 
猶原佇暗中。暗中,乃無止境,仍是無止盡的
追尋。暗中,世界猶原遐爾誠意。
 
──2023.08.16 自由時報
 
心內
不踏實,也就是踩在虛幻之上──
不只是腳,跤底,足的釋義;同時
也指出心上的示意,心內的。
 
真濟時陣,生活玲瓏踅,每一步,攏變做空
笑夢。夢顛倒是誠實的劇情。佇真濟心內。
 
──2024.02.26 自由時報
 
小央
這代表了另一個池塘,抑或是天涯;小央
不在中央,毋是上大的意思,也非關主流
非主流。只希望旁邊,有那麼,一條巷仔
恬靜恬靜,看顧家己的時間。
 
時間延伸,繼續延伸,不斷延伸──
如此會生出不一樣的日光與月暈來嗎
我問小央,無佇中中的時陣。小央說
延伸的時間經常自己就滿出了池塘,
成為了天涯的樣子。
 
註:
2022 年盛夏某日午後,在文友經宏家喝茶。經宏說有機會的話想開一家書店,在中央書局隔壁的巷弄裡,取名小央。
 
──2023.06.19 自由時報
──「2023 高雄世界詩歌節」朗誦作品(2023 年11 月)
—──收錄於《2023 高雄世界詩歌節大會詩選:世界沒有距離──跨越國界的詩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23 年11 月)
 
跤步
不必然是地上所踩踏出來的汗或者熱
許多腳步,許多時刻,只在沒人知道
或沒被看見的夢中點閱,露水的花草
 
是的,花啊草啊,星空點點月光澗澗
花與草攏成做跤步的花草,一跤一步
一花一草,跤有花,路是草,話句的
色水流連,聲嗽硞硞津⋯⋯
 
一直迒過,無出聲的名佮字
踏出心內的人,佮影⋯⋯

註:
津(tin):
1. 唾液、口水。
例:生津止渴。
2. 滴。
例:喙瀾津落來(口水滴下來)。
3. 薪水。
例:津貼。
 
──2023.11.29 自由時報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