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全球至少有12萬人在緬甸、10萬人在柬埔寨,從事網路詐騙。
有些人的確因想賺大錢而自願入場,但多數人都是被誘拐進入。
本書匯集3位作者多年來在東南亞(以柬埔寨為主)的實地調查,
並訪談來自12國、共96名曾在園區工作者(包含臺灣):為了還債,被仲介騙入KK園區的中科院博士、誤信直播平臺廣告,被暴力逼迫做詐騙的17歲工地少年,幫人到泰國代購佛具,卻被送到緬甸賣淫和行騙的女子……。
看完這些遭遇,你還是自認沒那麼傻、沒那麼倒楣?這不是太笨或太貪的問題,而是你還沒遇到為你寫的腳本。
內容節錄
《東南亞詐騙園區內幕》
以假亂真的徵才廣告
徵才廣告是詐騙業者十分常用的找人手法。這些徵才資訊通常都發布在徵才網站和社群媒體,並且不會明確介紹工作類型,但往往有類似的特徵。以下是一則經典案例:
2010年一個柬埔寨求職的臉書公開社團,有一則中文貼文這樣寫著:「找工作嗎?我有一份工作,男女皆可,年齡在18歲到30歲之間,月薪人民幣6,000元,表現佳有機會加薪,含住宿。基本條件:會打字、會中文。工作地點:柬埔寨奧斯馬。有意願者請私訊。」
(作者按:該篇貼文出現在臉書社團「柬埔寨人才市场」2020年6月3日的貼文,目前貼文已不復存在[我們有截圖留存],但社團可在以下網址瀏覽:https://reurl.cc/NxWnWx)
即時通訊軟體如 Telegram、Line、微信、QQ 也是常見的詐騙徵才平臺。Telegram 則是詐騙公司徵才人員特別愛用的軟體,一份徵才廣告就可能有好幾個職缺,宣稱員工可坐擁高薪、享有佣金、年終獎金、升職機會。根據我們觀察,在一個 Telegram 群組中,單一天就有超過100則不同人發出的徵才廣告。
香港非政府組織希望枝子(Branches of Hope)指出,這些可疑的徵才廣告通常會有幾個明顯的危險信號:
雖然這些徵才廣告都有這些危險徵兆,但其中許多都是在合法網站與一般徵才訊息刊登在一起,許多求職者因此信以為真。假的徵才廣告在徵人時,整個過程都會經過精心設計,讓目標確信這份工作是真的。
在我們的受訪者中,至少有3人告訴我們,他們在掉入徵才陷阱時,早已對詐騙產業有所警戒。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如馬來西亞、中國、臺灣等,但他們的經歷卻是驚人的相似。
他們都在疫情期間丟了工作,便開始在合法主流的徵才網站求職。表面上看來,招募流程都符合一般標準,也很專業,有背景審查、一兩次視訊面試、正式的聘僱信件等。
他們確信自己的學歷和工作經歷,不太可能成為詐騙業者下手的目標,因此便接受公司幫他們買的機票,搭上飛往泰國和柬埔寨的班機,結果卻發現受困在緬甸和西哈努克市的詐騙園區裡。
有些徵才廣告的工作類型與資訊科技沒有關係,而是建築工程、餐飲、旅遊業等。例如,我們在本章開頭講過的2名中國年輕人阿雲和阿沛,就是在中國看到建築工地的徵才廣告被騙。
還有廣告是針對專業人士下手,如工程師、廚師、舞者、化妝師、攝影師等。有時候,招募人員還會積極聯絡開放履歷的人;有時他們會提供旅費給自由工作者,讓他們去跟主管會面,而這件事在有些產業並不罕見。
例如,2023年初,中國一間數位媒體收到了求救訊息,發送者是五十餘名受困在緬甸詐騙園區的人。
這些人自稱是工程師,都有著一樣的故事:他們都在微信的求職群組看到一個誘人的「泰國/新加坡計畫」工作機會,訊息寫著:「做五休二,每天工作8小時,稅後工資為19,000元人民幣。」
這則徵才詭計經過精心設計,因此沒有引起求職者的懷疑;提供的薪資也跟一般中國赴外工作工程師期待的薪水相符,其中有些人是經朋友介紹才得知這個機會。除此之外,招聘人員還提供宿舍、食堂,在所謂的「工廠」會使用到的機具等照片。
超過一百人因為這看似沒問題的機會決定應徵,最終有78人得到這份工作,他們被分成5組,從中國飛往泰國,以為這個所謂的魚粉加工廠,是在泰緬邊境的泰國城市湄索(Mae Sot),但在被偷運到緬甸後,他們才發現自己受騙,而且已經被賣到該地區惡名昭彰的詐騙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