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從邂逅到迷戀:高雄捷運浸潤性靈,改變城市容顏

12年前,高雄捷運曾與城市格格不入,畢竟民眾習於機車通勤;如今,捷運融入民眾生活,所到之處,點亮城市處處精采。
2020/4/23
文、攝影:王淑芬/照片提供:高雄捷運

對於交通,高雄市民過去慣於機車騎到家門口,即使有了捷運,民眾還是墨守舊規,無視捷運的舒適安全,僅將捷運當成假日出遊商圈的起點。

「搭捷運約會,讓我感受到吹整得有型有款的頭髮,不再因為騎車戴安全帽被壓扁,更不會再因為騎機車曝曬得汗水淋漓。花了妝容。」

在楠梓加工區上班的尤美卿,有了捷運之後,開始感受自己也能美美的上班,再也不必因騎車讓自己進辦公室時「花容失色」。如今的她成了捷運通勤族,多一點點交通費,卻讓通勤過程更舒適、安全,再也不擔心豔陽或風雨。

捷運的平穩舒適、恆溫空調,也讓前鎮高中的筱明決定捨棄公車,半小時的通勤時間,她在起站搶到好位子,有時瞇眼打盹、有時玩著手遊、背英文單字,捷運列車上的通勤時間可以充分利用。

在小港機場上班的地勤人員小鐘,通常趕搭早班捷運,一路上從橋頭站到機場站,逾半小時車程,她喜歡觀察乘客百態。列車上穿制服的學生,偶見一、兩個很潮的打扮,可能是留著沖天的髮型,或者背包有著作噁的圖騰,慣常較多的是聚精會神的K書同學。

列車上的形形色色,總會讓她目光游移,時尚打扮的上班族,拖曳一縷襲人香氣,還是叼絮不停的大媽們,即便是過境的Coser(角色扮演者)也讓她感受少女的夢幻情懷。小鐘形容捷運,「像極了人生的伸展台」。

早班列車上的乘客就像迷濛的晨曦,卻仍要強打起精神,啟動一天的工作碼表,大多數人低頭滑手機、有人忙著瀏覽社群,更多人在音樂中甦醒,慢慢上緊一天發條。

「35分鐘的捷運通勤,是我為一整天音樂工作熱機的開始。」

廣播電台DJ劉尹淳過去駕車上班,如今也愛上捷運。列車上,她的思緒跟隨著耳機的音樂,相伴的是列車律動的節奏。她從容思索這一天要播放的音樂曲風,走出月台,快速轉進錄音室,節目On Air的那一刻,列車上累積在腦中的音符,倏然在空中散播。

不管列車上的乘客是打盹補眠、思考還是K書,捷運的安全、便利、舒適,讓高雄人的通勤模式更多元,也更都會。

12年後,捷運已是高雄人生活的一部份,捷運日運量從剛開始7萬人次,成長到現在平日每天近18萬人次、假日更超過20萬。

高雄捷運改變了市民生活,也刺激運量,營運由虧轉盈。

高雄因捷運蛻變,很多建商沿著捷運路網打造「捷運宅」,再以燙金的銷售術大推其便利性,讓「捷運」成了建案完銷的保證。

捷運往北有橋頭新市鎮、往南有亞洲新灣區,以前沿線多是單調市容、透天店面,偶見些荒廢的果園菜圃。隨著運量增加,都市更新加上容積獎勵,一棟棟商辦豪宅卡位,周邊房價水漲船高,有的一坪飆破新台幣30萬元。

華廈豪宅櫛次麟比 應「運」而生

捷運像是城市繁榮的魔法棒、萬靈丹,它優化大眾運輸品質,將城市都會化,徹底改變了城市容顏。

捷運的加持,房價翻漲,人口匯集。百貨、美食、影城、健身房,乃至夜市,都因此興盛活絡。「逐捷運而居」的都市新守則,改寫了過去獨門獨戶的住宅型態,高樓、華廈、住宅,共同倚賴的是快速的運輸路網,捷運和高雄人的生活,現已密不可分。

除了增進生活的便利,捷運還是滋長文化底蘊的載具。橘線從大東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高雄市文化中心、美麗島站、歷史博物館、鹽埕埔、西子灣駁二藝術特區,筆直的東西向路網,正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藝文廊道」。

「捷運讓我從邂逅到迷戀藝文展演。」在歷史博物館服務的孟珊,每每安排假日欣賞來自國際的藝文展演,不論是滿足視覺感官的藝術舞蹈,或是沁人心脾的樂團演奏,搭乘捷運讓她更從容優雅地赴會,捷運對她而言已不止是運輸,更是一條慰藉、浸潤性靈之路。

高捷美麗島站「光之穹頂」彩繪玻璃藝術,吸引許多遊客朝聖,寬敞的空間也成了音樂、藝文的展演空間。

當捷運西子灣站接連水岸輕軌進入駁二特區,遊客可隨興欣賞嘻哈饒舌或獨立樂團,徐徐海風吹拂,恣意漫步港邊有份自在與愜意。捷運生成的文化已是高雄人日常,生活更是無法切割。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