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Openbook跟上時代推閱讀 製作Podcast吸引讀者翻書

媒體形式不斷轉換,善用新媒體召喚讀者走進閱讀
2020/7/4
文:鄭景雯/攝影:裴禛/影音:洪凰鈞

週二炎夏正午,身子被太陽曬得發燙,煩躁得不想跟任何人說話,找了一間咖啡廳乘涼,戴上耳機,打開Spotify點入「閱讀隨身聽」,隨著蕭邦A小調圓舞曲的鋼琴聲,跟著主持人邱顯忠走進閱讀的世界,享受片刻的獨處時光。

每到年底,文化新聞必定出現「國人平均一年閱讀幾本書?」的調查。書店公布過去一年來的十大暢銷排行榜,圖書館則是公布國人平均一年的借閱率,雜誌媒體則會調查國人閱讀趨勢,每項調查的背後,最終問題都指向閱讀力下降。

每回看到這樣的調查,不免有些沮喪,畢竟「閱讀力等同國力」,雖然這樣的調查最終目的還是呼籲大家多閱讀,而出版社也早已不斷透過各種媒體管道宣傳閱讀的重要性,從最早的報章雜誌介紹,進而到新媒體時代,靠社群軟體推波助瀾,製作影片不能少,有時還得靠Youtuber、網紅幫忙使點力。

Openbook主編吳致良表示,從事出版這行的人雖然都知道閱讀力下降,但總是不喜唱衰,然而從事這行的人,偏偏都是熱愛文字愛到發狂,只能不斷透過更新的媒體形式,召喚讀者加深對閱讀的感受。(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孰料媒體轉變來得快,去得也快,原以為社群、影音媒體至少可以稱霸未來十年,結果傳統媒體還沒來得及全面轉型,新的媒體型態Podcast已經在崛起。在視覺遭到影像疲勞轟炸後,Podcast改用聲音攻佔我們的聽覺。

致力於推廣閱讀的Openbook「閱讀誌」,2019年也加入Podcast戰局,製作「閱讀隨身聽」節目,每一季推出10集,目前已製作到第2季。Openbook主編吳致良表示,從事出版這行的人雖然都知道閱讀力下降,但總是不喜唱衰,然而從事這行的人,偏偏都是熱愛文字愛到發狂,只能不斷透過更新的媒體形式,召喚讀者加深對閱讀的感受。

Openbook.閱讀隨身聽
EP1》張亦絢/一位台灣文學青年作家的第一本書,洪明道《等路》

2019年7月

單集介紹
首集邀請台灣知名小說家張亦絢擔任開台嘉賓,她向來以博覽群書聞名,也曾擔任2018年Openbook好書獎文學類評審。在企畫之初,我們原預定邀請她談推理小說,她卻自告奮勇,希望談台灣文學,尤其是近年她所讀到的優秀作品。於是,雙方漸漸聚焦,決定來聊青年小說家洪明道的第一本小說集《等路》(九歌出版)。本書有豐富的台語詞彙,不諳台語的張亦絢稱自己是「帶著殘破來推書」,但此殘破卻一點也不馬虎,讀者點擊聆聽,便能感受其真誠。

聽Podcast

Podcast有如進階版的廣播 可在任何時間隨選隨聽

初次接觸Podcast時,總讓我回想到早年的廣播時光。

學生時期經常在夜深人靜時,一個人苦悶地坐在書桌前念書,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孤單的人,幸好有收音機裡傳來的聲音陪伴,有時主持人嘰哩呱啦講個不停,有時念讀者來信分享心情,聽著別人說話的同時,也進入到另一個世界,暫時跳脫枯燥乏味的課文。

某次意外聽到「閱讀隨身聽」,讓我有回到青少年時期的錯覺。或許這跟主持人邱顯忠的嗓音有關,語調帶點溫柔且和緩,聲線與廣播「夜光家族」主持人光禹相似,但又比光禹再低一個音階,像是大提琴的中低音,容易讓人情緒舒緩且沈靜。

邱顯忠的聲音有如大提琴,容易讓人情緒紓緩且沈靜。(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邱顯忠原為電視製作人,一般人最為熟知的《誰來晚餐》第一、二季為他的知名代表作,2013年以《台灣百年人物誌》拿下金鐘獎,《公視藝文大道》則是他24年公視生涯最後一個節目。

有趣的是,邱家人從邱顯忠從爸爸開始,便一路見證媒體的更迭。邱顯忠表示,他的父親早年在板橋開戲院,「小時候有看不完的電影」,連帶影響他到美國留學也是念廣播電視電影,回台灣後便投入電視、紀錄片製作,沒想到在退休之際,兩個兒子還搭上自媒體的熱潮,成了Youtuber兄弟超粒方與亞次圓,而他則是投入製作Podcast節目,一家人都走在時代尖端。

邱顯忠說,大兒子超粒方接觸Podcast的經驗早,有時他也從兄弟倆身上學到不少新知,「從他們身上感覺到,Podcast很適合年輕人,尤其手機已經是新世代身邊一定要有的物件,當他們手邊什麼東西都沒有時,聽Podcast是很好的選項。」

初次接觸Podcast時,總會回起到早年的廣播時光。(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把電視製作流程搬到Podcast 事先預訪有助訪談

在接下「閱讀隨身聽」主持工作後,邱顯忠也把過去製作節目的概念運用到Podcast,節目設定以訪談的形式呈現,邱顯忠通常在確定訪問對象後,第一步除了完整搜集受訪者資料外,最重要的工作則是「預訪」,跟一般廣播主持人直接Live訪問、播出的形式不同。

邱顯忠說,「『預先訪問』 是以前做電視紀錄片的標準流程,雖然訪問會多一次,好處是可以和受訪者建立熟悉度,也可從預訪中整理適合作為正式訪問的內容。」這等同是花兩次採訪,事前不只要做很多功課,有時他還得一次看完好幾本受訪者寫的書,其實跟記者工作差不多。

邱顯忠(左)把製作電視紀錄片的「預訪」流程帶到Podcast製作,這樣有助於建立正式訪問的方向。圖為訪問大辣文化總編輯黃健和。(圖片提供:Openbook)

吳致良表示,透過預訪,邱顯忠會挖掘出受訪者最擅長談論的主題,節目裡有條理地介紹作家的生平與故事,聽起來很流暢,都是經過設計與安排。訪問主題圍繞著閱讀,不做新書推薦,反而是以議題方式呈現,讓讀者無論在任何時間點聆聽,都不會有過時的感受。

通常每一季的前3到4集是作家專訪,包含漫畫家、小說家或者散文作家,4到7集則邀請書業職人或是藝文領域的名人,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與閱讀的關係。

「閱讀隨身聽」也會訪問藝文領域名人,像是歌手萬芳,分享他們的工作經驗與閱讀的關係。(圖片提供:Openbook)

最後3集則會找不同出版社的總編輯,包括台灣自製書最強的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對國外版權市場相當熟悉的愛米粒出版社總編莊靜君、共和國出版集團社長郭重興,經營多元且深耕韓國文學出版的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與無數大作家交過手的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長年經營童書的小天下、未來出版總編輯李黨,以及每年漫畫家到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的重要推手大辣文化總編黃健和等。

吳致良笑說,這些邀請名單有些是作為編輯後輩的私心,「每次採訪這些總編輯或是作家、職人總讓我感到安心,認為這個產業還有許多有能耐的人,還在前面打頭陣。」

吳致良(中)說,節目訪問出版社總編輯多半出於私心,認為出版這個產業很辛苦,但至少還有這麼多有能耐的人在前方打頭仗,內心安心不少。左為讀書共和國社長郭重興。(圖片提供:Openbook)

閱讀紙本無法感受到創作者 透過聲音卻很有感染力

自媒體時代來臨後,素人想要有管道發聲,只要在安靜的環境,配上專業麥克風、電腦就能錄Podcast,但在製作成本上,「閱讀隨身聽」的花費其實比平面採訪還要高。

吳致良說,Openbook把「閱讀隨身聽」視為正規的節目在製作,不僅會支付來賓出席費(包含預訪、正式訪問),製作過程所花費的時間成本更多。

邱顯忠每製作一集節目會提早2週前開始預訪,後續再整理預訪資料、擬定訪綱。正式訪問完的後製剪接更是煩瑣,追求高品質的邱顯忠,不僅會把受訪者在訪問過程中的「恩、啊」等贅詞及雜音剪掉,也會重新排列訪問順序,他曾計算過,一集30多分鐘的節目,他最高紀錄是剪了200多刀,只為讓節目聽起來更有邏輯且順暢。

邱顯忠(右)採訪時透露,一集30多分鐘的節目,他最高紀錄是剪了200多刀,一旁的吳致良(左)非常訝異,但也感到抱歉,但也感謝邱顯忠的用心。(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然而Openbook之所以花費如此多的心思,只因為他們認為,閱讀的感受私密且個人,有時讀者閱讀紙本感覺不到創作者或出版對這本書的投入程度,但透過Podcast,聲音的細節卻是一覽無遺,很有感染力,反而可以創造和閱讀相近的聆聽感受。

媒體管道永不變,隨時代轉變有新姿態 期待下一波紙媒浪潮

剛進入媒體業時,正好是紙媒還盛行的尾端,那時大夥都在說,「廣播沒落了,以後誰還聽廣播啊?」然而歷經了十多年,換紙媒蕭條了,報紙一家一家收,現在大夥改說,「誰還在看報紙啊?」而電視台也因為網路新媒體的出現,新世代會說,「很久沒看電視了!」傳統媒介從廣播、報紙到電視,一個接一個的沒落,大家都以為自己是夕陽產業,看不到遠景。

然而這波Podcast熱潮,卻讓我有新的體悟,我認為這些管道其實永遠不會消失也不會沒落,只是他們會隨著新的時代,以一種進化且更新的面貌登場,當我們看衰電視產業時,它不就以OTT的型態再度亮相?看壞廣播媒體時,Podcast不也透過手機、App再次崛起?

(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吳致良說,「閱讀就我們來看並沒有消失,反而在增加,只是形式離開了紙本書,轉向了電子書、有聲書和APP。我們很難與時代相抗衡,但我們能做的事情,似乎只是讓這些不同的傳播可能相互導引,增加閱讀的興趣。」

我大學剛畢業的堂弟最近開始用起底片相機,還說他最近不追劇了,改讀紙本書,覺得閱讀才能讓腦袋裝東西,我好奇這是不是年輕人刻意走復古風,他給了一本正經的答案說,「我們覺得時代變化得太快了,快得抓不住任何東西,心裡會感到害怕,反而希望放慢腳步,才能留得住些什麼。」

雖然這波耳霸勢力會不會成為主流還是個問號,但我樂觀期待紙媒成為下一波席捲全球的新浪潮。

(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本文主照:Openbook提供)

172.30.1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