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藝號人物》李易修──保持距離,返照自身

李易修說:「我的作品都神神鬼鬼的啦。跟人類、世界保持一個『距離』,我會覺得比較有美感。」他所想的是:「保持一個距離,反而可以返照自身,有與現世對照的機會。」
2023/4/22
文:吳岳霖/攝影:林韶安

「可能我不太喜歡人類,比較喜歡陌生的、遙遠的、有歷史感的、非現世的東西。」擁有導演、編劇、演員等身分的李易修如是說。

從自己編導的第一部編導作品《大神魃》(2009)開始,「超神話三部曲」在約莫7年後才進到第二部《蓬萊》(2016);另外則有以都市怪談為主題的《金銀鐲》(2022),以及即將首演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3館共製作品《鯨之嶋》,寫屬於台灣的寓言故事,這兩部被強調不是「超神話」的作品——因此,也非由李易修編劇。無獨有偶地,都由「非人」擔任主角,而《蓬萊》與《鯨之嶋》更直接與偶戲合作,轉化「非人」的表演。這幾部以自己團隊「拾念劇集」創作的作品,與李易修與其他團隊合作的、以「人」為主角的製作,產生明確區隔。

瞇起眼角的魚尾紋,李易修笑說:「我的作品都神神鬼鬼的啦。跟人類、世界保持一個『距離』,我會覺得比較有美感。」但美感不只是一種直覺,在與現實拉開距離的當下,他所想的是:「保持一個距離,反而可以返照自身,有與現世對照的機會。」不過,他在劇場創作裡所保持的「距離」或許不只是與人類、與現實、與世界,可能更是從他自身的生命狀態、創作模式而拿捏著這些忽遠若近的距離。

與「現代戲劇」的距離:與音樂、文學開始的創作模式

李易修與戲劇拉近距離,要到大學之後。

但這個距離其實並不近,因為他所讀的是中文系。只是相較於高中時對「話劇社」的嗤之以鼻,他反而在大學之後投入戲劇演出。一開始是因學姊找他到戲劇社演出一個角色,激起興趣。除了選修了周芬伶老師的戲劇課,還在升大四時到果陀劇場表演班上課;不過,並未加入戲劇社的他,所喜歡的或許是這群在戲劇社認識的學長姐,於是也去他們成立的劇團「象劇團」,並且一起參加過兩廳院早期舉辦的「海闊天空實驗劇展」。

再一次與戲劇拉近距離,則是李易修到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唸了劇場藝術研究所。但當時的念頭不過是「不想那麼早當兵」,於是「先唸研究所撐一下」;之所以報考劇場藝術,則是因為翻閱了中文系的學位論文,發現自己毫無興趣也沒有研究精神——雖然他翻的是「文字學」這個中文系的其中一門領域。當時的李易修未有編導作品,所以最後是用了《玻璃動物園》裡的一段獨白錄取表演組。

研究所,或許是他與「現代戲劇」距離最近的時刻,不管是主修的表演,或是後來決定找周慧玲老師,以傳統南管「梨園戲」完成自己的畢業製作。但是,李易修畢業後的第一部正式導演作品又與現代戲劇拉遠一點距離,是2006年時幫國家國樂團(NCO,現為臺灣國樂團)執導跨界演出《英雄.美人.花月夜》。這個距離恰好奠定了李易修在劇場創作的位置,以及對於音樂的講究。

他說起當時的那段經驗,既是開心但也充滿荒謬。本來是應邀擔任「說書人」,但後來發現講述內容也得由他完成,編制上就轉為「編導」。過去擔任演員只需要對導演一人負責,這時就必須專注於演出裡的所有人,特別是這個演出並未有專業演員,而是音樂家。但也開啟了他繼續與NCO合作,乃至於NSO(國家交響樂團)、台北打擊樂團等都與他共同跨界創作。

這種微妙的距離,也在李易修目前任職的趨勢教育基金會所做的經典文學劇場——核心價值在於「文學推廣」,劇場被視為載體,因此前幾部作品多以講演居多。不過,李易修也在這過程裡持續拉扯文學與劇場可能的距離,並理解基金會的任務,彼此磨合,而在邁入第6年《采采詩經》(2017)後找到自認為相對合宜的位置。

他認為,「經典文學劇場」是自己蠻重要的成就,除了致力調整劇場的呈現方式,也重新理解文學如何觸及更多民眾、引入不同領域的知識,讓原本預設的框架能夠打破、重組,不只是妥協,而是產生新的動能,藉由模擬與現代戲劇的距離,遊走在不同創作領域的邊界。(未完)

李易修 保持距離,返照自身(下)

李易修小檔案

趨勢教育基金會劇場總監,拾念劇集團長。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主修表演,跨足現代戲劇、傳統戲曲、南管等領域。2006年起擔任編導,作品包含國家交響樂團、國家國樂團、拾念劇集各團體之製作,及趨勢經典文學劇場展演。曾任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

拾念劇集✕無獨有偶✕施如芳《鯨之嶋》

2023/5/5~6 19:30
2023/5/7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2023/6/17 19:30
2023/6/18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本文原刊載於PAR表演藝術雜誌

172.30.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