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的最終站,彭部長到了資源回收中繼站,跟著阿嬤一起學習如何將各種資源回收物做初階的分類,從鋁罐、寶特瓶可以換多少錢,到玻璃瓶的瓶蓋要如何拆解,彭部長寧神貫注,認真學習。
在瑞士養狗,必須要受訓上課並且得到相關單位認可,而且每年還要繳交一筆不便宜的養狗稅,這樣的養狗政策,不知道能不能讓台灣有所借鏡?
常笑說,哪裡有風雨,攝影記者就去哪裡。站在雨幕的第一排,除了要保護自己不會淋濕之外。還要能夠找到那最美麗的一瞬間。
公開又私密,陌生人彼此在這裡相遇,深夜裡的城市微光,點亮過去的回憶與未來的憧憬。
蔡祈岩說,他希望台灣人在這個環境裡是感到舒服自在的,此後不管是台灣人自己做的AI,還是全世界做的AI,大家在使用時都不會有壓迫感,或只能接受國外硬翻譯過來的東西。
他說從未想過台語會消失,也不認為自己能作些什麼,但其實他已經走在路上很久很久
籌錢催生台語節目,堅守語文一致的台文字幕,母語不是工具,而是呂東熹無法割捨的家人
「我不是做表演,我是在做文化傳承、做劇本的保存。」
那年,騎車喜歡載著明星到處兜風,享受被盯上的感覺,現在年輕人不再熟悉這樣的場景,也有人認為是時代的眼淚,如今,有錢也買不到美好回憶,擋泥板女神已騎進青春歲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