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別開生面的劇場,不管詩人在場或不在場,詩都是要傳唱的,都是要撥弄心弦的,都是要野蠻生長的,然後跳脫文字的牢籠,長出自己的姿態……
立陶宛冬季冗長,過去缺乏冰箱保存,於是人們以鹽醃製食品,再經煙燻脫水,不僅能延長保存至冬季食用,也方便遠途運輸,以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久而久之,煙燻不僅是保存手段,更演變為一種飲食傳統。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週間幾乎每天都有公開活動,屢屢利用這些場合接受媒體提問,也多次在空軍一號與媒體記者對話,被形容為美國史上「最透明、最平易近人的總統」,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請看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記者的報導。
黃武山帶著「山宛然」跑遍全台200多所國小,當初在國小校園裡被布袋戲電到的小學生,如今在各處校園裡用布袋戲電小學生。
佇立在舊衣回收箱旁的玩具,守如忠心的護衛犬默默守護。在遺棄與待回收之間,依然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
我們到底在吃烏魚子?還是在咀嚼現實?
90+組的蒙古阿公,與其他80+組的阿公們一起同場競技,蒙古阿公自起跑就一路領先,在抵達終點前還加速衝刺,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茫茫人海中一個小身影抓住了我的目光,因為他的表情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從修理紗窗紗門,到蟲鳴鳥叫,再到山海風雨,島嶼上有著許多我們總是聽到卻很少想起,以及已經很難聽見、甚至已經消失的聲音
有種寂靜已經逐漸遠離消失,「我想為這些聲音做些什麼,為這些聲音去論述、撰寫他們的故事…」
有些事情看似簡單,但內涵極深遠,就像時間之餘光陰,聲音之餘意義,人們不能只是生存,而需要有生活
徐仁修紀錄荒野半世紀,吳金黛為蟲鳴鳥叫譜曲,他們要抓住台灣最美麗的一面
這是一座用聽的博物館,也是台灣老聲音的倉庫,隨時歡迎人客進來坐
有些聲音擁有奇妙穿透寂靜大地的魅力,迅速把你拉進森林的深處,忘了城市的存在
因為聲音總是那麼稀鬆平常,我們經常忘記它也是台灣文化中重要的一環,而且稍縱即逝
籌錢催生台語節目,堅守語文一致的台文字幕,母語不是工具,而是呂東熹無法割捨的家人
對說故事的同學而言,這樣的過程讓他們重新「變回孩子」,一同享受閱讀本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