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耳朵的時光機: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音聲100年」

這是一座用聽的博物館,也是台灣老聲音的倉庫,隨時歡迎人客進來坐
2018/12/6
文:張榮祥(中央社台南記者)/攝影:張榮祥

走進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階梯教室左前方大門深鎖的倉庫,只見地上擺著10多箱黑膠唱片,幾張市面上罕見的蟲膠唱片,散落在桌上,已有80多年歷史的78轉唱盤靜靜地躺在一旁,眼前的這片零亂,簡直讓人無法相信這裡是「台灣音聲100年」的起點。

台灣音聲100年」是台灣歷史博物館2015年開始建置、收容各種聲音的網站,只要點開,就會聽到單音、雜音混雜的隨機播放樂曲,上了年紀的人會覺得旋律似曾相識,有種無法言喻的熟悉,把人拉進深沈的片刻記憶中,年輕人可能沒有這種感觸,只會覺得樂聲特別,應該是多年前的產物。

(來源:歷史博物館「音聲一百年」網站)

「聲音也可以搜尋歷史的軌跡!」史博館助理研究員黃裕元打開倉庫角落不起眼的小鐵櫃,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套顯得很破舊的唱片,封套外竟印著于右任題字的「國父之聲」,封套內是2張78轉的蟲膠唱片,蟲膠上則印著「國父訓詞」的字眼,他說,這是蟲膠唱片,也是「台灣音聲100年」聲音的來源。

在音樂數位化後,黑膠音樂如浴火重生般地興起,黑膠唱片也不經意地在全球賣座電影中露臉,但多數人不知在黑膠唱片之前,蟲膠曾主導長達半世紀實體唱片的市場,相較於黑膠,蟲膠又硬又厚,容易碎裂,主因是蟲膠材質來自於東南亞及印度的一種蟲,這種蟲在樹上留下的分泌物,被用來製成唱片。

黑膠唱片不易保存,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黃育元示範如何利用機器清洗黑膠唱片。

既是收藏研究台灣歷史的史博館,蟲膠自然也在館藏之列,黃育元說,蟲膠價值不斐,已成收藏家不輕易示人的珍品。史博館的蟲膠超過800張,多是收購而來,加上民間捐贈的黑膠唱片,館藏音樂膠片約有4000張,這些唱片將構築聲音的平台,透過「台灣音聲100年」,讓人一窺百年來的庶民社會。

台灣蟲膠音樂的歷史和日治時期密不可分,一批台灣藝人在1914年被帶到日本錄下蟲膠唱片,催生了台灣第一批商業音樂。21世紀初期,蟲膠唱片才再度引起人們注意,史博館於2014年決定展開蟲膠音樂數位化,讓這些已失落的音樂,重新飄進人們耳中。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建置「台灣音聲100年」,已收錄300多首蟲膠音樂。圖為館藏年代最久的1926年蟲膠唱片。(台灣歷史博物館提供)

黃育元認為,聲音的傳播比紙本更快,也更容易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尤其在百年前那個文盲充斥的年代,聲音的紀錄遠比文獻有效,且來得生動,庶民的口語、腔調,透過聲音的錄製,得以在百年後重現。

只是,蟲膠唱片數位化不是件簡單的事,不僅要一首一首地錄,還得動用館藏骨董級的78轉唱盤,當年這種唱盤沒有電力,必須使用手動發條轉動,史博館人員花了5年時間,館藏及收藏家出借共約1000張蟲膠音樂,錄音建檔的工作尚未全部完成。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不只數位化蟲膠音樂,也收藏約3000張黑膠唱片,數位化工作已展開,這些音樂未來也被收錄在「台灣音聲100年」。

「台灣音聲100年」網站建置後,網站蟲膠音樂也只有300多首,未完整收錄,黃育元表示,這和網站持續調整有關,但史博館願免費燒錄送給喜歡蟲膠音樂的樂迷,只要樂迷向館方說一聲就行。

蟲膠音樂數位化後,黑膠唱片收錄也已展開,因館藏黑膠幾乎都是台版音樂,黑膠年代的33轉唱盤已有電力訊號,數位建檔速度應該會比較快,這些黑膠音樂也將輸入「台灣音聲100年」。只是網站音樂何時可以完全收錄,黃育元笑笑地說,聲音的工作是做不完的。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