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冬季冗長,過去缺乏冰箱保存,於是人們以鹽醃製食品,再經煙燻脫水,不僅能延長保存至冬季食用,也方便遠途運輸,以出口到歐洲其他地區。久而久之,煙燻不僅是保存手段,更演變為一種飲食傳統。
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週間幾乎每天都有公開活動,屢屢利用這些場合接受媒體提問,也多次在空軍一號與媒體記者對話,被形容為美國史上「最透明、最平易近人的總統」,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請看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記者的報導。
黃武山帶著「山宛然」跑遍全台200多所國小,當初在國小校園裡被布袋戲電到的小學生,如今在各處校園裡用布袋戲電小學生。
1960年比屬剛果獨立前後,滿載家鄉期望的剛果人來到布魯塞爾留學,卻因白人歧視而很難租到房子,1961年在慈善團體協助下興建了「非洲之家」宿舍,圍繞著生活所需的商圈便開始成形……
我們到底在吃烏魚子?還是在咀嚼現實?
90+組的蒙古阿公,與其他80+組的阿公們一起同場競技,蒙古阿公自起跑就一路領先,在抵達終點前還加速衝刺,驚得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茫茫人海中一個小身影抓住了我的目光,因為他的表情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這場記者會的主角只給你幾秒拍下站定位的帥氣畫面,老是暴衝,不在乎自己是否上相,社交距離的遠近由它們決定……
這一群人長期深耕宜蘭在地,想的不只是蓋房子這件事,而是提出一種永續的生活方式及解決事情的態度……
綠建築指標只是數字,建築師江文淵與甘銘源選擇把永續化作理念、把對自然的珍惜化作實踐,把樹種回來,把竹材找回來。
社區營造是一條漫漫長路,今年在慕尼黑建築博物館,透過三處社區,台灣社造的力量正被國際看見……
當災難來襲,家不只是遮風蔽雨的地方,同是天涯淪落人,台灣有能力為世界付出更多……
通常,你都用甚麼方式跟喜愛的人事物告別,是笑容還是眼淚,是一個大喊或是一場狂歡?
人擠人之中舉起相機拍照,沒對到國民黨主席邀請民眾聯署,反而凝聚在後面工作中的記者。
即使登上兩廳院、在內蒙古荒漠拍攝MV,談起Cosplay,席珍還是把自己定位為「玩家」。
從跳舞時代到眾聲喧嘩的台灣爵士樂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