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投資34億元建廠被強行接管 貴州遵義提級調查
(中央社台北25日電)中國強調要重視民營企業之際,重慶一名企業負責人反映,在貴州茅台鎮投資了人民幣8億元(約新台幣34億元)建設的汙水處理廠,被當地有關部門強行接管並交給另一家公司經營,引發輿論關注。遵義市政府今天宣布對此事提級調查。
這起事件對中國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是一個打擊。
綜合奔流新聞等媒體報導,重慶泰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唐顯策表示,2017年7月,他的公司獲知仁懷市打算在白酒重鎮茅台鎮修建一座白酒汙水處理廠,於是與山西一家單位組成聯合體投標,最後得標,8月與貴州省遵義市仁懷市環保局簽訂合約,約定該廠建設期限一年,營業期限30年。
他說,這個由仁懷市招商引資的項目總投資8.2億元,其中仁懷市水投集團投資2000萬,餘下的8億元由重慶泰克和山西那家單位共同投資,其中重慶泰克占86%即投資逾7億元。
該汙水處理廠於2021年1月投入試運行,2022年5月完成環保驗收。唐顯策說:「2022年6月10日上午9時許,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突然來到廠裡宣布解除合同,『強行接管』廠區經營權等相關事宜。」在此之後,有關部門將這個投資8億多元的汙水處理廠交給北京一家環保公司運營至今。
華商報大風新聞也引述該廠一名員工回憶,那天上午,一些穿雨衣的男女突然闖進廠區,當眾宣讀「解除合同通知書」,「他們開來大巴車要求我們迅速離開,隨即強行接管」。
唐顯策對媒體表示,雖然法院不支持解除合約通知書的法律效力,但3年多了,當地政府依然沒有解決,「投資方如今連廠子大門都進不去」。
相關報導引發關注後,貴州省仁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昨天發布通報稱,已成立專班對該情況展開全面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通報稱,將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依規清理歷史遺留問題,對侵害企業家正當利益的行為嚴肅追責問責,對採取非法手段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依法查處,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貴州遵義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天發布情況通報,表示已成立由市委政法委牽頭的調查組,提級對上述相關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並將及時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編輯:張淑伶/呂佳蓉)114092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