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省補貼社保個人繳費25% 部分中小企業受益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日電)為了穩就業,中國9月以來已有超過15個省分發文表示,針對相關行業中小微企業就業的重點群體,補貼社會保險個人繳費額的25%,補貼期限最長為1年。
南方週末1日報導,檢索中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策文件發現,補貼社保個人繳費額的25%,需達到的標準為,企業與個人需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約並於2025年新繳納或繼續繳納養老、醫療、失業保險費。
重點群體範圍包括,2025年高校(大專院校)畢業生、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以及防止返貧監測對象。
報導指出,這項補貼均由企業向屬地人社部門申請,申請期限至今年12月底,補貼自企業今年為上述重點群體實際繳納社保當月起連續計算,期限最長為1年。補貼均採先繳後補方式,最晚發放日期在2026年前。
據報導,中國大多數省分確定補貼的行業集中在製造業和生活服務業。其中,山東聚焦在重點製造業中的3類企業和急需生活服務業中的5類企業;天津則包含製造業、建築業下的所有大類,和現代服務業的8大類;甘肅確定的重點行業領域則包括現代農業、中醫藥產業。
不同省分的發放方式也存在差異。廣東、江西、天津、江蘇、重慶,是直接將補貼撥至員工社保卡或指定銀行帳戶;湖北、河北、貴州、廣西、甘肅、遼寧、寧夏、安徽,則是由企業領取補貼後,再發放給符合條件的個人;雲南、陝西只說按月發放,未明確寫出發放方式。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衣軍強先前在答記者問中介紹,以往人社部門實行的社保補貼政策,包括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是給予用人單位一定比例的補貼。對個人社保繳費部分給予補貼,之前是沒有過的,目的是「更大力度援企穩崗、助企擴崗」。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公共經濟學系主任封進分析,以前穩就業政策往往落到勞動力的需求方,即企業。這次補貼投向勞動力的供給方,希望促進勞動者到接受補貼的行業去,這些行業的就業吸引力可能不是很高,或目前缺人。
補貼的資金來源各省也不一。據湖南常寧市就業服務中心發布的湖南省社會保險補貼擴圍政策的通知,社保補貼擴圍政策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各擔50%;貴州的文件顯示,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封進表示,她好奇擴圍的補貼會涉及多少人,因為人數是動態變化的,而這涉及財政最終要拿出多少錢。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政策若只實施1年,不能變成持續的激勵,今年把人吸引來了,第二年沒有,人可能就走了,顯然是對已投入的財政資金的浪費。(編輯:楊昇儒)11410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