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學者談內捲 指企業市場能力嚴重落後於生產能力
(中央社台北8日電)整治「內捲」、擺脫低價與無效益競爭是中國當前經濟重點政策。北大教授周其仁近期在演講中說,中國製造業普遍存在「市場能力嚴重落後於生產能力」,避捲之道在於專注開發好客戶,不做市場上大家都在做、容易做的事。
去年5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山東召集企業及專家座談,知名自由派經濟學者周其仁與會受到注意。今年9月27日,他在2025年佛山企業家日暨人才發展大會上發表演講,談到受到熱議的內捲(過度且無效益的競爭)話題。
他說,中國製造業存在一個普遍性問題,市場能力嚴重落後於生產能力。他以「水落石出」比喻到處都在喊「捲」的現象,指貿易戰的影響下,全球經濟流量減低,對全球企業家預期產生了不良影響;宏觀的「水」一落,微觀的「石頭」就暴露了,其中很大的一塊石頭就是過剩產能。
他說,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企業在上設備、擴大生產能力上,已經是全球第一。但相比生產能力,企業找到好客戶、實現價值的能力薄弱。
他以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為例,其創辦人任正非最認可書寫華為經驗的書籍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因為唯一能讓企業獲利的就是客戶。
他表示,中國發展工業,長期把注意力放在供給側。但企業要壯大、要比同行更厲害、要在地方政府中獲得更高的榮譽,「只會擴產生,上設備,卻忘記了客戶」,當下產業界的普遍問題,一頭是大量資源找不到出路,另一頭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很多客戶、很多好客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周其仁強調,以好客戶為中心,能夠觸發整個產業升級,讓企業進步到向上求獨到、爭獨到的戰略得以落地,「為什麼我們只對中低端的客戶有興趣」。
他並說,企業生產「在數量上有所不為,才能在品質上有所為」;要主動把市場的能力、找客戶能力、找好客戶的能力提上去,才能跟生產能力的進步取得平衡。
中國物價長期低迷,陷入通縮陰霾,不利經濟前景。相對於內需不足,產能過剩及企業「內捲」問題受到重視,眾多學者嘗試對相關現象提出分析和解方。(編輯:張淑伶/呂佳蓉)11410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