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民眾對俄烏和談不抱期望 專家:俄方無意止戰
(中央社記者陳彥婷基輔27日專電)俄烏和平方案再度成為國際焦點。美國總統川普先前設定的感恩節期限已過,烏克蘭政府仍在調整可行方案。然而在基輔,民眾對和談普遍不抱期待,專家更直言這屬俄方的戰事手段,不宜過度樂觀,但警告西方若放棄烏克蘭,恐對台海安全造成示範效應。
隨著日內瓦會晤落幕,美烏官員上週末敲定新版俄烏和談草案,引發外界對和平前景的揣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表示,和談團隊本週末將在美方協助下整合方案,下週起他也將與團隊參與談判,但是否與美方代表或川普(Donald Trump)本人會面,尚未明確說明。不過在首都基輔,寒冬將至、能源設施遭重創,限電成為日常,街頭氣氛依舊沉重。
基輔居民克塞尼婭(Ksenia)受訪時表示,對談判並不抱持希望,認為俄方不會理性面對問題。「每次都一樣,他們一下說願意談,一下又在基輔或其他城市發動大規模攻擊。」她說,在外界壓力與空襲威脅下生活充滿焦慮,限電與不確定感使日常難以維持。她認為倘若現在退讓,不僅烏克蘭,甚至歐洲在2、3年後都可能面臨威脅,「俄羅斯無人機飛越歐洲空域,就是在測試各國底線。」
另一名居民葉夫根妮婭(Evgeniya)批評,美方近期立場使人感到被迫妥協。「川普彷彿在暗示是我們挑起衝突,而不是俄羅斯攻擊我們。」她說,經過近四年的戰爭與傷亡,烏克蘭不可能輕易放棄,「俄羅斯就像一種疫情,不會自行停止。」儘管國內近來捲入貪腐風波、民怨升高,她仍強調,一旦遭遇外敵,全國仍會團結一致,只盼戰事終結、丈夫早日返家。
居民薩莎 (Sasha) 則認為,目前俄軍在戰線上占優,看不到俄方簽署和平條款的誘因。目前俄羅斯控制了約1/5的烏克蘭領土。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又指,俄軍已包圍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的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及米爾諾格勒(Myrnograd)。
根據外媒報導,美烏上週末敲定的新版本草案,條文已由原本28條縮減至19條,顯示分歧縮小,但領土歸屬、烏克蘭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關係等敏感議題,仍待高層決定。
基輔國防策略中心(Center for Defense Strategies)執行長哈拉(Oleksandr Khara)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他不認為這是「真正的和談」,因為缺乏明確且雙方同意的前提條件。他形容目前過程更像是「俄羅斯以外交手段延續戰事」。
哈拉指出,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一向明確,一是控制與削弱烏克蘭,二是藉戰爭重塑其在歐洲乃至更廣地域的大國地位,「因此他們不會滿足於僅取得烏東或烏南。」
烏方未有披露新版內容,他推測,新版19項條款中不可能包含俄羅斯期望的地緣政治目標,認為俄方最初提出的草案更像是認知作戰,用以探測各方態度,而非真正談判。
談及可能涉及的妥協,哈拉分析,烏方可能同意將烏軍目前占領的庫斯克部分地區交還、或承認部分遭入侵地區為臨時占領區,類似克里米亞、盧甘斯克州(Luhansk)、頓內茨克州部分地區的模式,但不會正式割讓領土。他強調,俄羅斯先前已違反2014年因頓巴斯戰事簽訂的「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s),因此任何和談架構必須建立在可靠的安全保障上,包括軍備支持,甚至仿效北約第5條(Article 5)的集體防禦安全保障,以防止再次遭侵略。
外界近期關注美國對烏政策走向,包括川普多次揚言減少援助、親烏派的美國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宣布明年卸任,以及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與俄方顧問鄂夏柯夫(Yuri Ushakov)的外洩通話等事件,使烏方前景蒙上陰影。不過哈拉仍表示對美方有信心,並警告若放棄烏克蘭,恐對全球安全造成示範效應,「中國當前正準備奪取台灣,這不僅關乎台、日、韓,更關乎整個世界的安全。」
今年以來,俄烏多次嘗試重啟和談,包括5月起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展開多輪會晤、8月美俄於阿拉斯加舉行峰會,美烏在華府多次會晤,及近日因草案外洩促成的美烏日內瓦會面。(編輯:陳承功)1141127


- 基輔民眾對俄烏和談不抱期望 專家:俄方無意止戰2025/11/28 08:06
- 2025/11/28 05:12
- 2025/11/27 20:4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