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溪北六興宮建廟200週年 泥塑王得祿神像祭拜
2025/11/27 19:36(11/27 20:08 更新)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27日電)創建過程與清代名將王得祿息息相關的嘉縣新港溪北六興宮,建廟將滿200年,特別邀請泥塑工藝師張瑞益為王得祿塑造神像,今天舉行入神儀式,預計於明年媽祖誕辰開光入祠。
六興宮今天結合佛、道教科儀,為王得祿神像舉行「得祿妙哉」入神儀式,由道士一一將「入神物」七寶置入神像內;縣長翁章梁、民進黨立委陳冠廷、新港鄉長葉孟龍、王得祿第六世孫王乃良與地方各界出席儀式。
六興宮主任委員江筱芃接受媒體聯訪說,六興宮祭祠的「黑面三媽」原是王得祿將軍在自宅供奉,清道光六年(西元1826年)王得祿邀集鄰近六庄村民共同創建六興宮。目前廟內奉有王得祿及其後代子孫長生祿位共計96面,極具有歷史價值。
江筱芃說,為慶祝明年六興宮建廟200週年暨王得祿將軍256歲聖誕,在廟方主祀神明「黑面三媽」指示下雕塑王得祿神像,泥塑神像的成分還加入110年六興橋動土典禮時的「金沙」,用以祝願國家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張瑞益表示,王得祿泥塑神像外觀是參考王乃良提供的王得祿畫像捏製,塑像也參考了王乃良的臉部輪廓、身形,儘量讓塑像與王得祿的體格、面相相近;另外塑像衣著也是按照王得祿官服捏製。
翁章梁說,王得祿是台灣最出名的歷史人物之一,今天王得祿神像入神儀式過程中一直下著細雨,這雨是瑞雨有祥和之意,盼六興宮香火保佑嘉義縣平順、保庇爐下眾子弟。
嘉縣文觀局指出,王得祿曾官拜「太子太保」,是清代台籍最高武官,也嘉義縣「太保市」地名由來,新港奉天宮、六興宮、朴子配天宮等嘉義重要古蹟廟宇,歷史起源皆和王將軍有關。(編輯:謝雅竹)11411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