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共軍對台威脅增加 學者:由灰區轉為實戰準備

2025/10/8 15:55(10/8 17: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8日召開「台海新局:解放軍動態與台灣安全挑戰」座談會,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郁瑞麟(左)與會,座談會由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信賢擔任主持人(右)。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4年10月8日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8日召開「台海新局:解放軍動態與台灣安全挑戰」座談會,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郁瑞麟(左)與會,座談會由政治大學東亞所特聘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信賢擔任主持人(右)。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4年10月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8日電)學者馬振坤在政治大學座談會上表示,共軍從對台灰區侵擾轉為實戰準備,數據呈現共軍機艦擾台頻率降低,實為威脅增加;學者林穎佑認為,共軍由「量」轉為「質」構成新威脅。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8日召開「台海新局:解放軍動態與台灣安全挑戰」座談會,數名軍事領域專家、學者與會。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教授馬振坤表示,根據國防部公開資訊,9月共軍轟炸機轟6系列在台海當面空域活動高達14天,轟6主要是執行中長程打擊,過去多在台灣西南空域、穿越巴士海峽,目標為打擊關島或西太平洋美艦。

馬振坤表示,近期明顯發現共軍轟炸機在台海當面空域活動頻率拉高,幾乎都有無人機伴隨,這是一個體系化的空中打擊力量,推估這是試圖對於台灣特定點狀目標執行一次性的、可控的、不傷及平民的、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實戰準備。

他強調,共軍機艦擾台等灰區行動頻率下滑,轟炸機活動則是趨於活躍,尤其是出現在海峽當面,加上部署台海周邊的機艦活動,可以看到過往擾台灰區行動正逐漸轉換為實戰兵力路線,對於台灣安全的威脅性不減反增。

馬振坤認為這個轉變與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落馬有關。

他說,對台灰區行動在何衛東今年4月起未有公開現身後頻率逐漸下滑,他是對台灰區行動最大推動者;另一名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治軍模式從過去到現在一直走務實戰備路線,目前看得到張又俠路線特徵較為明顯。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表示,過去共軍機艦以量取勝,現在則是走到質的新威脅,在細部操作對台威脅更多,例如現在不單僅是運用空中威脅,會同時運用海上力量去對台達成壓迫目的。

有沒有可能發生「由演轉戰」?馬振坤回應,中共沒有全面透過軍事手段解決台灣議題的意圖,不過確實做了必要時候採取軍事行動懲罰、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準備,可能發生在什麼時候難以預測,如何應對則是政府必須準備的功課。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他說,以色列對卡達採取一次性攻擊,以色列盟友美國沒有採取進一步動作;倘若共軍也對台灣採取一次性精準打擊,台灣採取軍事反制動作等於台海情勢升級,不過美國是否會透過軍事行動回應是問號,這些需要加以思考與評估。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郁瑞麟指出,「由演轉戰」有可能發生,不過這是中共極度不願意發生的狀況,中共可以透過切斷外交、經濟、能源、軍事圍堵等手段逼迫台灣上談判桌;當然中共還是得為政治目的未能達成時或擦槍走火情況做好準備。(編輯:邱國強)11410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