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 浙江省率先推行中小學「春秋假」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2日電)為提振消費,中國多地政府近年研擬推行「春秋假」。據陸媒報導,浙江省11個地級市已發布推行中小學「春秋假」制度的相關文件,浙江成為中國首個在全省範圍內推進中小學「春秋假」制度的省分。
中國官方所指的「春秋假」,是指在春季和秋季學期(下學期和上學期)中,為中小學生增設有別於寒暑假的短假期。
為提振消費,中國商務部、國家發改委等9個部門在9月中旬發布「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優化學生假期安排,科學調整教學放假時間,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並縮短寒暑假,增加旅遊等服務消費時間。
據央視新聞、界面新聞等陸媒報導,浙江省11個地級市已全部發布推行中小學「春秋假」制度的相關文件,浙江省成為中國首個在全省推行中小學春秋假制度的省分。
報導提到,近年來,杭州春假的時間一般在5月前後,秋假的時間則在10月前後。今年浙江省絕大多數地市則將秋假安排在11月,與週末相連形成5天假期。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春秋假」是讓學習空間和內容發生變化的可行方式,浙江透過多部門保障且因地制宜的「春秋假」實施方式,有利於中小學生在「春秋假」期間回歸自然、進入社會,實現學生社會性發展。
報導提到,中國其他省分也開始探索實施「春秋假」,貴州、海南、河南和湖北等省在提振消費行動方案中明確,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湖北省利川市則是發布通知宣布,中小學將放春假2天,與清明假期相加,可連休5天;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也在8月印發通知,明確2025至2026學年將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進行「春秋假」試點。
不過,據中國新聞週刊先前報導,對於雙薪家庭而言,「孩子放假,家長卻不放假」的照護難題仍在,推廣該制度仍面臨現實挑戰。有部分家長將「春秋假」視為家庭長途旅行的好時機;但也有部分家長擔憂,假期安排可能加劇孩子放假、家長無休的照管壓力,或影響學生的學習連貫性。
孩子在常州一所小學就讀4年級的趙姓家長表示,「我們都需要上班,請假並不容易,工作如何交接更是現實難題」。他建議,若江蘇推行春秋假,可採彈性安排,讓有條件的家庭可自主休假,校方同時提供託管服務,由教師輪值看護,以緩解無暇照顧孩子的家庭的壓力。(編輯:邱國強)11410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