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川普聯手亞洲盟友 抗衡中國擴張
(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6日電)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首次亞洲行,與日韓等多國簽署貿易及軍事防務協議。學者向中央社分析,川普不但沒有放棄亞洲盟友,反而更加強聯合亞洲盟友反制中國在區內擴張;美國與多國合作加強關鍵礦產供應鏈,可能一、兩年就能令中國無法再以禁止稀土出口作為王牌。
川普在10月底亞洲行中,與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日本、韓國等簽署協議,包括泰、馬、柬出口到美國的大部分商品維持19%的關稅稅率,又與泰、馬簽訂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合作協議。
此外,美日簽署了關稅協議及確保穩定供應稀土等重要礦物的合作文件。根據白宮的聲明,美日將利用經濟政策工具和協調投資,加速「關鍵礦產和稀土多元化、流動性強、公平的市場發展」。
美對韓商品的對等關稅及汽車產業的關稅由25%降至15%。川普同時表示,他已同意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孔誥烽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川普出訪亞洲之前,不少人擔心美國的孤立主義,以及川普為了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修好而放棄亞洲盟友。結果顯示川普不但沒有放棄亞洲盟友,反而延續美國過去8年的路線,並透過經濟及軍事防務手段,進一步聯合亞洲盟友及友好國家反制中國在區內擴張。
孔誥烽表示,在經濟方面,川普此行與多國簽署的協議包括降低關稅,令很多亞洲國家出口到美國的關稅較中國低很多,企業有誘因繼續將工序由中國轉移到其他東南亞國家,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在軍事防務方面,孔誥烽表示,川普不但加強與日本的同盟關係,更同意韓國在美國建造核動力潛艦,是一項重大突破。此前在「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中,美國與澳洲有類似安排,由美國提供核潛艇技術,協助澳洲建造核潛艇。核潛艇可以長時間長程在海底執行任務不用補給,在亞太防務上很重要,也是對中國很大的反制。
孔誥烽表示,再加上美國最近在菲律賓北部部署反艦飛彈系統,美國在整個太平洋島鍵加強與多國合作,防止中國在太平洋擴張。
川普在亞洲行中與多國簽署有關關鍵礦產協議。孔誥烽表示,很多國家都有稀土,開採及加工稀土的技術要求不高,但提煉稀土的過程中需使用有毒化學品,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過去二、三十年很多國家都避免開採及加工稀土,美國寧願將稀土出口到中國加工。在中國的威權體制下,不用理會環保問題。
孔誥烽表示,自從中國以稀土作為戰略武器後,美國警覺要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包括增加在國內稀土產業的投資,以及加強與澳洲及東南亞各國的稀土供應鏈,分散稀土供應源頭。情況就像2010年中日發生外交爭端,中國限制對日本的稀土出口,迫使日本尋找替代方案。日本在短短兩、三年間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孔誥烽說,美國本身有很多稀土礦,只要在開採上增加投資,以及從東南亞及澳洲等地進口稀土作為戰略儲備,「可能一、兩年就可以令中國沒辦法再用禁止稀土出口作為一張王牌」,「以後中國要打稀土牌,威力一定小很多。」
面對美中同時拉攏,東南亞國家會如何應對?孔誥烽說,東南亞國家以出口為主,而美國是最大出口市場,即使美國加徵關稅,它們也會想辦法出口到美國。中國卻不斷向東南亞等國出口,對這些國家的產業構成壓力。
孔誥烽說,「亞洲國家當然會給習近平面子,但實際上不可以預期它們會太傾向中國,因為利益所在,始終他們需要美國的市場及保護傘」。與中國在南海有領土爭端的國家,更會與美國在防務上合作。
對於中國會如何應對,孔誥烽表示,對中國而言最重要還是確保政權穩定,透過對內對外的大規模宣傳機器,再加上很多不喜歡川普的美國自由派聲音,製造一個「中國嬴了、美國輸了」的氛圍,就不會對中共的威信產生太大的衝擊。(編輯:朱建陵)11411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