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通話涉台 學者:美維持一貫戰略模糊立場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5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罕見地由習主動致電。學者認為,俄烏戰爭、日中關係緊張等國際局勢成為習致電契機;川普推文未提台灣,美國維持一貫戰略模糊立場。
習近平、川普(Donald Trump)台北時間24日晚通話。新華社24日稿件提及台灣、烏克蘭危機、「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概述川習通話內容,未提及台灣部分。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25日對中央社表示,新華社稿件未用到「應約」、「應邀」,加上通話時間為美國當地白天,推估應為習主動致電,致電背景與俄烏和平協議、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有關。
張五岳指出,川普致力推動俄烏和平協議,對於北京來說,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當然也要對俄烏議題表達關注。在日中關係緊張部分,北京希望透過川習通話,確保高市言論不會再進一步地擴大,美中領導人對話為目前美中關係最關鍵的直接溝通管道。
他提到,日中關係現狀緊繃,不過高市民調支持度衝高,北京不太容易透過外交、經貿脅迫手段要求對方就範。美日有美日安保條約,在「台灣有事」情況,日本若有軍事動作勢必要取得美國認同,北京選擇川習通話明確底線、避免誤判。
川普未在發文中提及台灣。張五岳說,川普發文沒有提及台灣部分,維持美國一貫的戰略模糊立場,不在這個議題上多作表述、評論。
張五岳強調,北京一直在國際打宣傳戰、法理戰,試圖將「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建構成為事實,今年恰逢「3個80週年」,對於高市的言論若不大力反擊,北京擔憂將成示範效應、骨牌效應,這也是北京有些過度反應的原因。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曾偉峯對中央社表示,習主動致電是相當罕見的情況,相關內容也是由新華社主動的、立即的公開發布,顯見北京對於這次溝通的重視程度,國際情勢變化觸動這次川習通話發生。
俄烏和平協議推動、日中關係緊繃觸發這起通話。曾偉峯說,俄烏戰爭倘若可以獲得和平解決,這將構成國際地緣政治重大變化,習必須要了解這件事情;日中關係陷入僵局也是通話契機,其中涉及的核心問題為台灣。
他提到,習與川普通話,很大程度是為了釋出訊息給日本,加上新華社稿件強調「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這正是要告訴日本「我們之間的鬥爭美國是不會幫你出頭的」,要求日本涉台議題言論必須符合北京立場。
曾偉峯提到,川普發文未提台灣,採取刻意模糊作法,顯示美國在台海立場維持戰略模糊。「不明講」吻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最大化,也不會被北京抗議,亦可達到「你永遠不知道我會幹嘛」嚇阻效果,這也顯示外界所謂的「台灣交易論」還不存在。
川普擬於明年4月赴中進行國是訪問,回邀習明年稍晚赴美。
曾偉峯認為,從近期中國對台政策等部分觀察,習對於台灣議題有愈來愈急的趨勢,推估明年川普訪中,習勢必會要求川普在涉台部分有更明確表態,川普怎麼打「台灣籌碼」將取決於中美貿易、軍事、地緣政治競爭權衡取得多少交集。(編輯:廖文綺)1141125
- 2025/11/25 14:11
- 川習通話涉台 學者:美維持一貫戰略模糊立場2025/11/25 13:50
- 2025/11/25 13:37
- 2025/11/25 11: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