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關稅戰是法律戰 上海學者談中國涉外法治重要性

2025/11/25 19:53(11/25 20: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上海社科院25日舉行「涉外法治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外媒體學術沙龍,該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姚建龍(右)及該所國際法室主任王海峰(左)等多名學者就在中國外企的法治保障、中企出海的法律服務和涉外司法服務、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發表演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攝 114年11月25日
上海社科院25日舉行「涉外法治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外媒體學術沙龍,該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姚建龍(右)及該所國際法室主任王海峰(左)等多名學者就在中國外企的法治保障、中企出海的法律服務和涉外司法服務、智慧財產權保護等發表演講。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攝 114年11月2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5日電)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上海學者指出,涉外法律在談判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國發起的關稅戰是透過法律戰對中國施壓,中國的研究者都在研究,除了稀土外,還有哪些強有力的法律工具箱。

上海社科院今天舉行「涉外法治與中國式現代化」中外媒體學術沙龍,多名學者就在中國外企的法治保障、中企出海的法律服務和涉外司法服務等發表演講。

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姚建龍說,現在大國之間的爭博弈,更主要的表現為規則的競爭,或是俗稱的「法律戰」,這對中國來說是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

他在回覆中央社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中國對涉外法治的重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的啓發和影響。

他說,美國發起的關稅戰、啟用301條款等,基本上都是透過法律戰的方式對中國施壓,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也逐步認識到法律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國在2021年1月公布施行「外商投資安全審查辦法」,針對涉及國安領域的外商投資案進行審查。2021年6月公布施行「反外國制裁法」,祭出驅逐出境、不准入境、凍結境內財產的制裁,並可禁止中國組織、個人與被制裁者交易、合作。

更早的2019年,中國宣布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對列入清單的實體,中方將依據對外貿易法、反壟斷法、國家安全法等法律規章,採取任何必要的法律和行政措施。

儘管有這些法律工具,姚建龍強調,中國的涉外法治建設「不是一個放大版的地方保護主義」,而是希望促進國際法治更加公平合理。

上海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室主任王海峰在會後交流中表示,美國對中國的「對等關稅」,透過雙方一輪輪談判不斷降低或部分暫停加徵,關稅談判就是涉外法律政策的運用。

在關稅談判中,「稀土牌」被認為是中國手中的王牌之一。王海峰說,除了稀土以外,科研工作者都在研究,還有哪些強有力的法律工具箱。

姚建龍在演講中並回顧當前中國涉外法治的發展歷程。

他說,2014年中共18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提出要求加強涉外法律工作,這是在中央政策文件上開始這樣的表述;2019年中共19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要求要加強涉外法治工作。

到了2020年11月,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法治思想」,把「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列為要義之一。今年11月17、18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是時隔5年再次召開此會。

甫於上月結束的中共20屆四中全會,通過了「十五五」(第15個五年規劃,2026到2030年)規劃建議,其中也提到「加快涉外法治體系和能力建設,健全國際商事調解、仲裁、訴訟等機制」。(編輯:邱國強)114112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