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法國藝術家郝格錄像新作 台北展出

2024/12/5 20:04(12/5 20: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法國當代藝術家郝格(Pierre Huyghe,另譯:雨格)錄像作品Camata是以智利沙漠中一具年輕男性骷髏為拍攝主體,並交由機器剪輯生成,即日起於台北文心藝所展出。(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12月5日
法國當代藝術家郝格(Pierre Huyghe,另譯:雨格)錄像作品Camata是以智利沙漠中一具年輕男性骷髏為拍攝主體,並交由機器剪輯生成,即日起於台北文心藝所展出。(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傳真 113年12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5日電)當代藝術家郝格(Pierre Huyghe,又譯:雨格)曾代表法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日前在威尼斯海關現代美術館推出個展,錄像展品Camata即日起於台北展出,這是此作亞洲首映。

郝格196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他的作品跨越多種媒介,包括電影、限地製作、雕塑和環境,除威尼斯海關現代美術館外,也曾於倫敦蛇形藝廊、紐約大都會美術館、洛杉磯郡立美術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和倫敦泰特美術館等國際藝術機構舉辦個展,並曾獲Hugo Boss獎和納什爾雕塑獎。

此次在台北展出的錄像作品Camata為文心藝術基金會收藏,今天舉行媒體導覽。郝格透過文心藝術基金會表示,當開始一個項目時,他經常需要去創造一個世界,「接著,我會進入這個世界,而我在其中的探索就是作品本身」。

以Camata為例,郝格設置機器拍攝了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的1具年輕男性骷髏,影像可見機器就像對骷髏執行某種未知的儀式,令人聯想到葬禮或手術。郝格將這些剪輯工作交給機器學習,展覽期間,機器學習系統即時編輯和剪輯錄像,這些探索過程也為觀眾創造出每次都截然不同的觀看體驗。

除Camata外,文心藝術基金會同步展出郝格早期作品Crystal Cave、À Rebours、Circadian Dilemma及新作Idiom。Idiom看似為懸掛在牆上的金黃色面具,但能透過感測器偵測人類無法察覺的語言特徵,並將這些信息轉化為特定的音素和句法,透過面具播送。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郝格認為,通常人們會把展覽視為一個結束,是某種事物的結果,但展覽其實並不是一個過程的終點,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儀式,而是它是通往其他地方的起點,更是促進觀眾思考和參與的過程。

當代藝術家郝格展覽即日起於台北文心藝所展出至2025年3月23日。(編輯:管中維)11312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