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ITF台北國際旅展 文化部推7條文化主題遊程

2025/11/7 12:45(11/7 14: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ITF台北國際旅展7日舉行,文化部推7條文化主題遊程,其中「大人的植物課(花蓮)」可以向阿美族學習植物應用與古老技藝,獲得生活中的原生智慧。(文化部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11月7日
ITF台北國際旅展7日舉行,文化部推7條文化主題遊程,其中「大人的植物課(花蓮)」可以向阿美族學習植物應用與古老技藝,獲得生活中的原生智慧。(文化部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11月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7日電)ITF台北國際旅展今天開幕,文化部以「北回博物島」為主題,推出「海口的百蚵全書」等7條文化主題遊程,邀請旅人重新認識北回歸線穿越的地貌與人文記憶。

文化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從沿海到高山、從農田到部落,7條主題遊程路線包括「海口的百蚵全書(嘉義、雲林)」,在西南沿海旅行,感受與鹹味共存的滋味;「平原的物產實驗室(台南)」在嘉南大圳的水脈裡,嚐一口人類與自然共創的豐饒文明奇蹟。

其他主題路線還包括「山林的生活見習(嘉義阿里山)」,可以搭乘阿里山林鐵,來一趟林業開發與鄒族文化共棲的記憶之旅;「大人的植物課(花蓮)」可以向阿美族學習植物應用與古老技藝,獲得生活中的原生智慧。

「大地的療癒學(花蓮)」探訪玉石之鄉,傾聽大地的回聲;「暖流的洄游學堂(花蓮、台東)」可以循黑潮學習與海洋共生的智慧;「海島的風水生活(澎湖)」則可從石滬到魚灶,看見人類以環境為師的生活哲學。

文化部表示,北回歸線在台灣不只是地理座標,更是一條自然與人文連鎖關係的地理線,也是一條文化脈絡,「北回博物島」將這條隱形的文化地理軸線,透過田野調查與文化採集,轉化為這7條可感、可行、可思的文化主題遊程。

在ITF台北國際旅展現場,文化部邀請多組在地團隊共同參與,述說在地的風土故事,包括以「鹹水煙」栽種更香更辣海味蒜的「海口農糧合作社」等等;舞台則邀請來自東海岸的「Amis旮亙樂團」以打擊樂聲喚起海潮的記憶,嘉義縣傑出演藝團隊「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以布袋戲重述島嶼傳奇。

文化部強調,透過文化帶路的帶領,旅程將成為認識台灣、文化探索的過程,旅人將看見島嶼上生命、土地與文化的眾多故事。旅展期間文化部推出限量體驗活動,只要到訪文化部「文化帶路」展區,就有機會獲得限量「北回博物島」兩天一夜主題遊程體驗。(編輯:黃世雅)1141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