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權藝術生活節登場 王時思:時時刻刻守護自由

2025/11/22 18:22(11/22 18: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5人權藝術生活節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登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22日正式揭幕,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後右7)、國家人權博物館長洪世芳(後右6)等人共同為活動拉開序幕。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4年11月22日
2025人權藝術生活節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登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22日正式揭幕,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後右7)、國家人權博物館長洪世芳(後右6)等人共同為活動拉開序幕。中央社記者鄭清元攝 114年11月2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22日電)「2025人權藝術生活節」今天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登場,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表示,對自由的守護不應只在特定的紀念日,而是每一刻的理解與實踐。

王時思致詞表示,人權館本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場域,它背負了在台灣歷史上非常黑暗的記憶,透過「人權藝術生活節」的舉辦,以音樂、舞蹈、劇場、視覺等多元藝術文化形式介入。

王時思表示,藝術跟文化只有在自由的土壤、自由的人群裡才能充分發展,「我們希望不是只有在特定的日子才記得這些受難前輩的付出及努力,而是在生活裡的每一刻都能記得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自由的生活,都是因為前人的付出與犧牲」。

政治受難者前輩楊碧川致詞表示,他當初遭受審訊時,只是3天3夜沒睡就已無法承受,但更多的痛苦卻是被強加的指控。楊碧川提醒年輕一代,「你們所不知道的苦難,我們可能都幫你們擔起來了,希望未來我們的子孫能真正過到幸福的日子。」

策展人林宏璋表示,這次人權藝術生活節以「平等自由」作為核心理念,通過藝術與政治的連通,讓那些曾被壓抑的聲音不再只是他人的故事,而能真正走入生活,促使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從被動的觀眾,轉化為思考者、行動者,成為故事的主體。

林宏璋表示,「未竟之路」是展演藝術的政治行動,強調主動參與,打破觀看跟表演的界線,鬆動劇場跟社會的階層,並利用眾聲去想像未來,讓未來成為你我彼此共同的想像。

今天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同步展出攝影家劉振祥「台上街上:劉振祥的社會劇場檔案」視覺展,劉振祥表示,現場展出的照片是他自1990年代開始從事台灣街頭活動的紀錄,如「劇場不服從運動」,如1993年劇場人在街頭演出「平反二二八」,在事件發生現場演出,聲援「自立報系」活動,以及中興橋拆除之前,藝術家在原地以行動演出突顯「雛妓」議題。

相對於「街頭記錄」以黑白影像為主,展區另一片照片牆特別以這次生活節的表演節目為主,以表演者在園區的互動及演出,呈現當代社會與白色恐怖園區對話的可能性。

「2025人權藝術生活節」即日起至12月14日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展出。(編輯:張銘坤)11411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