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台灣再添5家 中鋼碳素規劃砸16億屏東建廠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台北20日電)投資台灣事務所今天再添5家企業擴大投資台灣,包含中鋼碳素、永循環科技、紅日應用材料、立鑽工業等。其中,中鋼碳素規劃在屏東屏南工業區興建研發大樓、先進碳材料廠及等方性石墨廠,逐步導入智慧化生產與倉儲系統,投資金額逾新台幣16億元。
經濟部投資促進司透過新聞稿說明,中鋼碳素為中鋼集團工業材料事業群子公司,為國內唯一煤化學工業公司,近年積極開拓碳材料綠能領域,製造高值化鋰離子二次電池負極材料、用於超級電容器與鋰離子電容器的先進碳材料,以及半導體關鍵石墨部件的高純等方性石墨等精碳產品,建立以煤化學及碳材料為雙主軸的材料供應中心。
為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中鋼碳素規劃在屏東屏南工業區興建研發大樓、先進碳材料廠及等方性石墨廠,逐步導入以人工智慧(AI)為核心的智慧化生產與倉儲系統,提高產品良率、優化物流效率。中鋼碳素計劃未來以完全綠電、混氫燃燒及碳捕捉的作法,實現能源轉型,達成碳中和目標,投資金額逾16億元。
永循環科技以獨特冷鏈及智慧製造技術,發展鳳梨葉全株利用,將植株各部位轉化為多種可降解、具高附加價值的工業與食用級產品。為擴大產能,永循環科技規劃在屏東產業園區設置生產基地,產線將結合電腦視覺辨識技術、感測模組與機器手臂等智慧生產作業,可即時蒐集製程數據預測產能,預計投資金額約0.9億元。
紅日應用材料主要生產高精密陶瓷零件,並專精數控精密加工。因應半導體產業材料在地化及永續經營趨勢,規劃在新竹興建新廠,設置靜電吸盤(ESC)與電子陶瓷材料燒結成型加工產線,實施數位化管理並開發AI智慧分析系統,即時監測生產數據。新廠也將建置太陽光電設施、雨水滯洪池與使用節水設備,並進行碳盤查作業,投資金額逾4.9億元。
立鑽工業長期深耕半導體領域,看準全球AI伺服器高效運算所帶來的散熱需求,將高純度碳化矽材料導入先進封裝製程,有效解決高階晶片的散熱挑戰。為擴充產能並推動技術升級,公司規劃投資逾5億元,於新竹廠區建置高純度碳化矽材料產線,將導入AI軟體工具,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這次投資將推動半導體關鍵零組件的在地化生產,強化供應鏈韌性。
投資促進司指出,目前「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690家企業投資約2兆5566億元,預估創造16萬1657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13家企業排隊待審。(編輯:林淑媛)11411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