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支付傳盜刷 金管會:遭冒名發釣魚郵件騙取資料

2025/11/20 18:10(11/20 20:2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全支付近期傳出遭盜刷事件,金管會20日表示,初步了解有2類態樣,包括全支付遭冒名以APP更新名義廣發釣魚郵件,共39案,另1件屬於店家疏漏。(中央社檔案照片)
全支付近期傳出遭盜刷事件,金管會20日表示,初步了解有2類態樣,包括全支付遭冒名以APP更新名義廣發釣魚郵件,共39案,另1件屬於店家疏漏。(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0日電)擁有674萬用戶的全支付近期傳出遭盜刷事件,金管會今天表示,初步了解有2類態樣,包括全支付遭冒名以APP更新名義廣發釣魚郵件,共39案,另1件屬於店家疏漏。銀行局說明,此案為隨機發送釣魚郵件,若當初是由民眾自行輸入卡號、帳戶等資料,機構端可能會認為使用者未善盡保管資料義務,民眾確實較難提出求償。

根據金管會統計,全支付9月代理收付金額達新台幣63.45億元,穩居電子支付龍頭寶座,且全支付9月使用人數為674.7萬人,在業界排第3名。近期全支付傳出遭盜刷事件,引發外界關注。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在例行記者會說明,全支付11月6日通報重大偶發事件,依規定11月17日交報告到金管會,經初步了解,相關事件跟全支付內部系統沒有關係。此次盜刷分成2個態樣,第1種是消費者跟特定商家有爭議款項,共1件;第2種是全支付遭冒名以APP系統更新為名發送釣魚郵件,共39件。

銀行局官員說明,第1種是消費者在APP發現自己沒操作但出現多筆消費紀錄,調查發現是商家發了好幾筆扣款通知,屬於商家疏漏,因此商家也依照協議返回爭議款項。

張嘉魁指出,第2種是不法人士冒名全支付廣發釣魚郵件,以全支付APP更新為名義隨機發郵件,全支付在10月31日也通報165阻斷詐騙網站連結,業者在APP跟媒體上也呼籲用戶提高警覺,提醒驗證時增加簡訊機制,並進行防詐宣導,業者也持續灌輸消費者保護意識,持續進行網頁監控等。

媒體關切遭到釣魚郵件盜刷金額,是否有機會透過其他管道討回款項。

銀行局官員解釋,此案屬隨機發送釣魚郵件,全支付也提到有些民眾並非客戶,但也收到釣魚郵件,民眾點選不明連結後,包括整個APP更新、後續綁定金融工具如信用卡號碼、銀行帳戶號碼等都有輸入的話,機構端可能會認為使用者未善盡保管資料義務,確實比較難做求償。

金管會日前呼籲,詐騙集團近期也運用電子支付來做詐騙,呼籲民眾提高警覺,留意釣魚信件,若收到信件或簡訊要點開連結、輸入基本資料或是OTP密碼,務必不要點選相關連結,也要趕快跟機構確認。另外,收到消費帳單時,如果消費金額跟幣別不符,或者沒消費卻收到通知,也要趕快跟電子支付機構確認。(編輯:潘羿菁)11411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