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社交圈在網路 易因霸凌而憂鬱

2015/4/22 21:4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2日電)24歲藝人楊又穎疑遭網路霸凌而吸入氦氣輕生,相關醫師認為,社交圈集中於網路世界的人,易因網路霸凌而導致憂鬱情緒,但通常還有其他因子觸發自殺。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蔡景宏今天指出,綜合學術研究及門診經驗,網路霸凌的特質是受害者高度倚賴網路社交圈子,加害者多半來自是同個圈子的熟人,因為網路匿名及轉載流傳特性,難以一一查證。

蔡景宏說,實例案例可看到受害者在LINE、臉書、部落格、互動式電玩上,遭到封殺、圍勦、孤立、造謠、誹謗、散布不堪入目的圖片等等,網友有看沒看或只是習慣性按讚,有意無意間成了加害幫凶。

不過,網路霸凌和自殺的因果關係不明,蔡景宏分析楊又穎的案例,自殺只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可能在網路霸一段時日後,造成情緒困擾、憂鬱情緒,還有其他因素(例如工作不順、未能調適挫折等)觸發自殺意圖,最後輕生。

他表示,當網路霸凌發生時,現實生活中的受害者往往會有拒學、睡不著、不想活動、憂鬱情緒,治療切入點在於逐漸引導受害者回到真實社會人際互動,減少網路社交的比重,如果是未滿12歲的兒童,他會建議家長多多和孩子互動,減少黏在螢幕的時間。10404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