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生醫研究報告多不可信 拖慢救人速度

2016/1/5 17:3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邁阿密4日綜合外電報導)今天公布的2份研究發現,生醫研究報告有大量缺陷,不只白白浪費龐大研究投資,還拖慢了救命研究的速度。

法新社報導,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期刊」(PLOS Biology)的研究,分析過去15年間隨意挑選的441份生醫期刊樣本,發現只有1份具備評估和再現研究所需的充分資訊。

唯有在能被外部研究團隊複製,並使用獨立方法得出同樣結論時,科學研究才算有效。

此外,這些研究多數未交代資金來源,也未說明是否有利益衝突。

研究作者寫道:「希望科學家、出資者、期刊等和科學利害攸關者,會因為我們的研究,更謹慎對待提升這些指標的必要性。」

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期刊這份研究的作者,包括史丹佛大學研究革新中心(Meta-Research Innovation Cente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的約安尼季斯(John Ioannidis),以及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伊克巴(Shareen Iqbal)。

另1份德國研究檢討數百份已發表的中風與癌症報告,則發現多數報告資訊不足,未告知實驗用到多少動物。

在多數報告中,關於過程中用到的動物數目「付之闕如」,因此結論遠遠稱不上可靠。

柏林大學夏里特醫學院(Charite Universitatsmedizin)研究人員、此份報告的第一作者霍爾曼(Constance Holman)表示:「這份研究,是從嘗試觀察許多報告的可靠度開始。」

「但動物數目付之闕如,讓我們停了下來。」

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期刊隨研究刊出的評論指出,「可靠度危機」正在破壞科學研究。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比方說,近來嘗試複製100份心理學研究時,發現可重現的研究,其實僅有39%。

先前的研究發現,「生醫科學研究的投資金額,有85%浪費掉了,而2010年全球生醫科學研究投資達2000億美元」。(譯者:中央社鄭詩韻)10401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