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小孩服抗生素現皮疹嘔吐腹瀉恐是副作用 快就醫

2025/7/23 11:52(7/23 12: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醫師吳昌騰(圖)23日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例行記者會中提醒,兒童體內各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於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泄和作用方式,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家長務必謹記不給孩子吃別人的藥、並遵守醫囑等「四不一要」原則。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7月23日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醫師吳昌騰(圖)23日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例行記者會中提醒,兒童體內各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於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泄和作用方式,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家長務必謹記不給孩子吃別人的藥、並遵守醫囑等「四不一要」原則。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7月2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3日電)抗生素用途廣泛,但醫師提醒,家長務必謹記不給孩子吃別人的藥、要遵守醫囑等「四不一要」原則,當孩子有皮疹、噁心嘔吐等症狀,尤其不斷拉肚子,可能是抗生素副作用造成,快就醫。

「兒童並非縮小版的大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醫師吳昌騰今天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例行記者會中數度提醒,兒童體內各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對於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泄和作用方式,與成人有很大不同。

吳昌騰指出,兒童用藥必須根據體重、體表面積來換算劑量,遇到不少家長會拿自己吃的藥「加加減減」,但就算減量,也無法準確推估安全劑量,部分藥品在兒童身上可能導致呼吸抑制、腸阻塞、抽搐、心律不整等嚴重不良反應。

抗生素主要用於對抗細菌感染。吳昌騰說,兒童是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正確使用抗生素除仰賴醫師專業判斷,還要有家長配合。小朋友生病未必都需要抗生素,以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為例,臨床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水、輕微發燒等,因為是病毒感染,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特定細菌引起的扁桃腺炎、中耳炎、細菌性肺炎、泌尿道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等,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他就遇過1名個案是2歲男童,因傳染性單核球增生症(EB病毒感染)發燒,阿公、阿嬤沒帶孫子去就醫,而是拿家中剩下的退燒藥及成人安莫西林(Amoxicillin)500毫克抗生素減量後給男童服用,結果出現噁心、嘔吐、全身皮膚疹、食慾明顯下降、活動力變差等不良反應,最後必須住院治療。

吳昌騰提醒,皮膚出疹、腹瀉等是常見的不良反應,前者可能立即或在數天後延遲出現,後者則可能有排便次數增加、變稀等表現,提醒家長如果用藥後才出現這些症狀,就建議回診,由醫師根據病程藥物綜合判斷,是藥物本身或者是疾病導致的疹子。

吳昌騰並強調,無論是誤用、劑量不夠或療程太短,除擔心副作用,沒有殺完的細菌將發展出抵禦藥品攻擊的能力,也就是抗藥性,未來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另外,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劉佳萍提醒家長,遵守使用抗生素「四不一要」原則,有助守護兒童用藥安全,包括「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以及「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補充,統計2020年至2025年6月,抗生素不良反應通報有2354件,占整體藥品不良反應通報3.6%,其中有48.8%與安莫西林相關,症狀以皮膚症狀最多、腸胃道症狀次之、全身性反應第三;12歲以下兒童相關的有154件,55%和安莫西林相關,69.9%為皮膚相關、腸胃道症狀13.1%、呼吸道症狀3.4%。(編輯:李亨山)11407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