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災後重建 天然災害臨時工作措施開放登記
2025/9/25 12:02(9/25 14:41 更新)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5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當地嚴重災情,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作措施,每人每月上工時數150小時,以時薪新台幣190元核給,開放災區失業民眾登記。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災情,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25日上午7時,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14人死亡、52人受傷,失聯人數31人,更有超過600人被迫住在收容所、有家歸不得。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今天發新聞稿指出,為了協助災後重建工作,已啟動「天然災害臨時工作措施」,依各鄉鎮公所提報需求名額,開放給災區受災失業民眾登記參加。
北分署表示,昨天主動聯繫花蓮縣政府及轄內各鄉鎮公所,初步掌握受災區域以花蓮南區的光復鄉、瑞穗鄉為主,兩公所已提出人力需求,後續也將持續了解各區需求,並秉持「從簡、從速」原則審核派工。
北分署指出,天然災害臨時工作措施工作內容以家園重建、環境清理及物資搬運為主,為期1至2個月,每人每月上工時數最高150小時,以時薪190元核給,每月不超過月最低工資。
北分署說,只要是設籍、居住或原受僱於災區且目前失業的民眾,即日起可檢附身分證、設籍或居住災區證明及無工作切結書,就近向玉里就業中心或光復、瑞穗就業服務台辦理登記並接受推介。
為了簡化鄉鎮公所作業流程並爭取時效,北分署說,除了加派人員前往收件,也同步提供電子傳輸受理申請,遇案即審,盡速提供工作崗位給受災失業者登記參加,協助家園重建、穩定民生。(編輯:李亨山)1140925

- 2025/09/26 21:48
- 2025/09/25 12:18
- 2025/09/25 12:11
- 協助災後重建 天然災害臨時工作措施開放登記2025/09/25 12:02
- 2025/09/25 11:58
- 2025/09/25 11:5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花蓮堰塞湖溢流釀災 考試院長周弘憲捐1個月所得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