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結合走讀、料理活動 關懷認識移工新住民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9日電)青年團隊透過社區參與行動計畫,結合田野觀察、走讀活動、製作家鄉菜等方式,促進社區對新住民、移工的認識,並展現對多元文化的關懷。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為鼓勵青年覺察在地議題,發揮創意與專長,青年署透過「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 Changemaker計畫」,鼓勵18至35歲青年組成團隊提出方案,並提供行動金、業師輔導諮詢等協助,青年關注議題除了社區營造、文化記憶等,也有不少團隊關注台灣土地上的新住民。
「舊城有點編」團隊的成員方禹,從移工在台中舊城的生活為切入點,與「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合作,透過田野觀察、線上專欄、走讀活動等,邀請移工分享自己在舊城的生活與未來想像,並匯集成「你的、移工們的台中舊城形狀」行動策展,讓更多人理解這群城市新住民的日常,同時也標記移工參與台灣城市變遷的證明。
「Di Rumah(印尼語:在家裡)琉媽抵家」團隊成員陳宜均的媽媽為印尼籍,當時隻身一人來到屏東小琉球,陳宜均想將母親如何融入社會與家庭的經歷分享給更多人,並了解同樣離鄉背井來到小琉球的新住民女性有何故事和曾經歷的困境。
陳宜均因此從母親的餐桌記憶出發,邀請在地新住民與青年參與,讓想念的家鄉味融合當地食材,做出母國料理或文化融合的創意料理,並訪談與記錄他們的人生故事,透過共餐分享彼此的生活與生命歷程,促進社區對於新住民的認識與包容。
青年署提到,「Changemaker計畫」搭建青年與地方溝通的橋梁,協助青年投入地方公共參與,今年共核定50組行動團隊,涵蓋各地多元議題與族群文化,希望透過推動青年在地行動,回應地方需求,展現世代對文化傳承與社會創新的承擔。(編輯:管中維)11409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