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補足百億拚永續 病團籲癌症新藥基金法制化

2025/9/30 16:2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癌症新藥基金開啟暫時性支付新紀元,縮短癌症病人等待新藥救命時間,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呼籲,兌現補足到百億元以上承諾之餘,主管機關應促進法制化,以利專款財源永續。

台灣健保資源有限,癌症病患買不起自費新藥成常態,病友團體近年倡議,應盡速以公務預算成立新藥基金,避免新藥納健保平均需苦等787天。衛福部在去年起,先從總額專款新台幣24.29億元為暫時性支付;今年起公務預算再挹注,脫鉤健保,規劃3年內將金額拉至百億元。

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在記者會公布專款預估支用情形,據統計,今年截至目前,癌症新藥基金已收載11項癌症新藥,分別治療包括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神經纖維瘤等,預估受惠人數超過3300人,平均每名癌友1年可減輕逾百萬元經濟負擔。

因百億癌症新藥基金願景,開啟暫時性支付新紀元,有效加速癌症病人取得救命新藥的時間。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指出,癌症新藥基金必須穩定,癌友才能不再被迫放棄治療,因此提出「賦予法律位階」、「強化病友參與」、「確保財源永續」3大方向,支持永續癌症新藥基金。

蔡麗娟表示,現行以行政預算暫行運作,欠缺法源、缺乏長期穩定性,主張將癌症新藥基金明文納入「癌症防治法」,避免年度預算掣肘;病友權益是癌症新藥基金制度的核心,擴大病友參與健康決策已成為國際主流,應建立完善的病友參與機制,才能真切回應患者治療需求。

蔡麗娟也提到,預計明年整年癌症新藥基金支用預估將達40億元,但日前行政院編列預算僅再挹注50億元,與既定規劃及臨床需求有明顯距離,呼籲兌現補足到百億以上,並具體公布未來2年癌症新藥前瞻科技評估給付優先順序、預估受益人數、年度財務影響與缺口。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大藥學院教授沈麗娟認為,癌症新藥基金提升到「法律位階」,能讓預算來源明確,同時還能將癌藥基金的給付程序、時程、責任機關、行政規範完整明訂;依循癌症防治法,國家理應充分提供癌症預防、治療及照護資源,如應寬列人力與經費,確保有效推動癌症防治工作。

沈麗娟呼籲,落實病友程序參與專家會議、共同擬訂會議,完善病友意見搜集;透過蒐集真實世界證據,3年內須進行醫療科技再評估,若證實符合成本效益且掌握明確財務衝擊,則改由健保支付,形成制度上的無縫銜接;若新藥未能證實所稱效益,則應降價至符合成本效益或停止支付。(編輯:吳素柔)11409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