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德成就獲唐獎肯定 黑猩猩釣蟻樹枝贈基金會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日電)國際保育專家珍古德1日辭世,她是2020年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曾將黑猩猩「釣食」白蟻的樹枝贈給唐獎基金會;她在唐獎影片提到,不應將短期收益和經濟發展放在保護大自然之前。
2020年6月18日唐獎第4屆永續發展獎揭曉,得主就是靈長類動物學家珍古德。唐獎肯定她研究黑猩猩的開創性發現,足以重新定義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及她終身在環保工作上的奉獻。
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在公布珍古德獲永續發展獎時,曾提及珍古德最著名的事蹟之一,就是以26年的時間,在非洲坦尚尼亞的岡貝溪國家公園,和野生黑猩猩直接接觸,並做深入的研究。
唐獎基金會說,珍古德在1960年有關黑猩猩可製造及使用工具的發現,震驚科學界,破除只有人類才會利用工具的迷思,足以重新定義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哈佛大學演化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認為,珍古德的野外觀察成果,是「20世紀最偉大學術成就之一」。
珍古德於2022年3月,將1960年在非洲首次看見野生黑猩猩「釣食」白蟻的樹枝,贈送給唐獎基金會珍藏。這樹枝證明動物也能使用工具,與人類之間沒有絕對的界線。
珍古德在1977年創立「國際珍古德協會」,目前台灣也設有辦公室,協會推動全球野生動物保育和環境教育。對於黑猩猩及其棲地面臨的威脅,珍古德積極推動和社區合作,協會資助社區所提出的需求,同時致力於類人猿的保育,工作項目包括引入永續農耕方法,提供更好的衛生設施及教育機會等。
珍古德於1991年起,推動「根與芽」國際環境教育計畫,目標在培養年輕人關心社區、改善環境及愛護動物,目前有75個國家參與。2002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任命她為聯合國和平使者,象徵珍古德在推動國際永續發展上的重要地位。
唐獎基金會表示,珍古德以創新及整體性的方法,將其研究目標連結到動物行為、社區及環境,開創性的工作成果,讓世人更了解黑猩猩、人類及地球環境,並體認到其相互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珍古德當年在唐獎錄製的影片中提到,人類不應將短期收益和經濟發展,放在保護大自然之前;我們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如果繼續破壞自然世界,氣候變遷只會越來越糟。
她表示,地球未來命運及我們的棲息地也不容樂觀,需要一起找到開啟新綠色經濟的道路,如果一起努力、關心地球及後代子孫未來,還有一些時間找到方法,絕不能放棄。(編輯:吳素柔)11410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