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法媒:台灣在歐洲推半導體外交 尋求多元結盟

2025/10/7 19:4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7日專電)法國費加洛報昨天刊登題為「台灣如何悄悄在歐洲展開『半導體外交』」的報導,提到台灣作為人工智慧(AI)晶片的最重要產地,面對難以預測的美國總統川普,正在歐洲尋求政治結盟多元化。

費加洛報(Le Figaro)報導,台灣雖未獲歐洲國家正式承認,但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鞏固了台灣的戰略重要性,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在投資日本和美國後,也在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設廠。

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政策分析師方怡然說:「台灣需要更多支持,雞蛋不該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萬一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會發生什麼事?」

報導指出,總統賴清德就任以來反覆提到科技民主供應鏈的概念,這被視為中國以外的選項。

方怡然分析,中國利用與其他國家互相依賴的關係來施壓,使這些國家想要避開風險,尋找「非紅」供應鏈。

報導提到,台灣的半導體外交目前在東歐國家特別顯著,這些國家對共產政權心存懷疑,較傾向與台灣加強關係,不擔心激怒中國。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說:「許多台灣企業已在捷克和波蘭發展,他們有人才⋯也歡迎台灣,我們也是一樣的心態,我們希望先交朋友再談生意。」

台灣設置2億美元的「中東歐投資基金」以投資高科技新創產業,針對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等國業者和前往投資的台灣企業提供貸款和投資,這些國家也都與台灣往來密切。

駐台灣的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史坦格(David Steinke)在報導中強調:「藉著直航、長期科技合作和創新生態系統,捷克可作為進入歐洲的可靠門戶。」

報導提到,台積電在德勒斯登投資後,波蘭也期望與德國、捷克建立產業「三角」。

然而,在歐洲聯盟(EU)層級,這種經濟外交的成果還不明顯。

代表歐洲逾2500家電子及半導體企業與研究所的「歐洲矽谷」(Silicon Europe)主席貝森伯格(Frank Bösenberg)表示:「歐盟承認台灣發揮的作用,這很有幫助。我不認為他們會做到反對一中政策這一步,但他們派了代表團直接訪台。」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報導指出,台灣希望簽署雙邊投資協定,但歐盟對此仍很謹慎;歐盟已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簽署數位夥伴關係協定,而台灣仍被排除在外,因為歐盟內部27國對台立場並不一致。

報導最後寫道,方怡然認為「台積電是讓各國瞭解台灣這座科技島的第一步」;這有時被解讀為台積電投資促使外交上拉近關係的證據,例如德國兩艘軍艦去年9月睽違22年再次穿越台灣海峽,並強調台海為國際水域。(編輯:韋樞)11410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