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10日通車 限小型及搶救災車輛
2025/10/9 14:31(10/9 15:36 更新)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9日電)台9線馬太鞍溪橋9月23日被洪水沖斷,在公路局全力動員日夜趕工下,涵管便道預定10日下午通車,已出動機具數百輛次、出工510人次,先限小型車及搶救災等緊急車輛戒護通行。
台9線馬太鞍溪橋於9月23日遭堰塞湖溢流洪峰沖毀,聯絡縱谷的交通要道中斷,替代道路繞行省道台11線接台11甲線光豐公路,或縣道193線,道路狹小蜿蜒,繞行時間多出40分鐘到2小時。
交通部長陳世凱9月24日視察時訂下3階段復建期程:第一階段10月15日前完成涵管便道、第二階段明年春節前完成鋼便橋、第三階段明年底完成北上側橋梁供雙向通車、116年底全部橋梁完工通車。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說明,涵管便道在工程分局全力動員下,提前可望在10日下午3時通車;便道有3道排水道,每道排水道布有2公尺大涵管,作為短期排洪之用,也跟河川局協調,涵管便道高度,以目前河床大概高3公尺,放上大涵管,上面還有1公尺厚覆土,作為路基路面,如果洪流大的時候,也許容易淹沒,但有個優點,涵管便道是如果損壞,可以立即搶修。
林文雄說,涵管便道總長870公尺、寬6公尺,南下北上各一條,現階段涵管便道限小型車(限重5噸以下)及搶救災等緊急車輛戒護通行,預定114年10月底前評估便道承載能力後,另行公告放寬車種。
林文雄指出,自災害發生迄今,累計已投入大型挖掘機192輛次、鏟土機65輛次、吊車48輛次、鋪路機械15部等各型機具,出工510人次;原訂10月15日前通車目標,提前5天完成,提供搶災及物資運輸便捷通道,也大幅改善鄉親因斷橋帶來的交通不便。(編輯:陳仁華)1141009

- 2025/10/09 16:09
- 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10日通車 限小型及搶救災車輛2025/10/09 14:31
- 2025/10/09 13:17
- 2025/10/09 11:4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政院:特別條例追加匡列250億 用於監測堰塞湖、安置災民等5重點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