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菲出席亞太年會 饒慶鈴盼以國際經驗推動台東慢食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2日專電)台東縣近年積極推動慢食與慢經濟,縣長饒慶鈴近日率團參加在菲律賓中部巴科洛德市舉辦的亞太地區慢食年會,希望把國際經驗帶回台東,推動更具永續性與在地特色的慢食與慢遊發展。
巴科洛德市(Bacolod)19日至23日主辦首屆「地球母親」(Terra Madre)亞太地區慢食年會,台東縣長饒慶鈴偕同餐飲業者以及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等多個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實踐者參加。
這是台東縣政府繼去年9月和本月初分赴義大利和日本參加慢食年會之後,再次參與國際慢食盛事。
亞太地區慢食年會設計了150多場活動,包括探討食物、環境與政策議題的講座與會議,還有品味工作坊、大地母親廚房和其他主題活動,共有逾25國約2000名與會者,包括小農、漁民、原住民領袖、青年、國際頂尖廚師及倡導者,討論氣候變遷下的飲食文化、食物主權與產地永續。
饒慶鈴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參考年會經驗,台東未來將持續強調料理與地方文化的連結性,追求純淨安全的食物,注重環境友善與永續,以及生產者、製造者、消費者之間彼此對等、真誠相待。
此外,台東縣政府將透過「品味方舟」平台,保護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鼓勵在地慢農繼續種植不具主流經濟效益、卻極具生態與文化價值的古老品種,並開發食譜,維護糧食安全。
饒慶鈴補充,台東縣政府計畫將慢食體驗升級為國際慢食遊程,主打小團體、深度體驗以及與在地居民的真實連結,避免傳統觀光業對自然環境與在地生活造成衝擊與干擾。
談到對台東慢食、食旅、永續發展的願景,饒慶鈴表示縣政府將持續由美學設計、雙語導入及移地活動,搭配優質農產、風土滋味研究紀錄、廚藝課、工作坊、產地走讀、慢食及慢農輔導、慢食通信等系列活動,加上慢食評鑑及2年出版一次的台東慢食指南,推廣慢食及永續農業。
在亞太地區慢食年會上,饒慶鈴以城市治理角度,分享台東永續食物系統的5大策略,包括強化地方糧食自主與社區力量、維護文化多樣性與飲食傳承、結合永續觀光與食農教育推動「慢食旅遊」、推動氣候友善農業以應對颱風等極端天氣,以及表達與亞太夥伴共創夥伴關係的意願。
饒慶鈴強調,台東推動慢經濟與慢食,「不只辦節慶,更在於建系統」,盼為居民帶來實質的經濟效益與文化自信,並以「反向全球化」的姿態向世界證明,最在地、最慢、最注重生態的發展模式,反而具備長期的永續競爭力。
「地球母親」(Terra Madre)由慢食運動組織於2004年發起,在許多國家或地區都舉辦年會。巴科洛德市(Bacolod)繼2023年和2024年成功主辦菲律賓維薩亞斯(Visayas)地區年會之後,今年首次將活動擴大至亞太地區。(編輯:陳慧萍)11411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