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僅1杯手搖飲重 6歲茵茵盼鼓勵早產兒家庭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2日電)台灣每100名寶寶,就有1個極低體重早產兒,今年6歲茵茵出生時僅718公克,跟1杯手搖飲差不多,歷經開胸手術等難關,今天穿上最喜歡的小公主裝回台大醫院,分享成長喜悅。
茵茵今天以「學姊」身份參加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爸爸分享一路走來,從滿是煎熬到現在女兒亭亭玉立,他數度感謝醫護團隊、早產兒基金會給予支持,「相信孩子,孩子真的很棒,自己也會在這段路上收穫很多感動。」盼能帶給其他早產兒家庭希望。
茵茵的爸爸至今仍記得第一次看到女兒當下有多揪心,尤其僅718公克的茵茵在出生第3天,就因開放性動脈導管併發肺出血而接受開胸手術,2個半月大又因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進行眼球內藥物注射,後續在醫院住了半年才終於可以回家,在爸媽細心呵護下,今年要上小學了。
台大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曹伯年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指出,極低體重早產兒(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約占所有新生兒的1%,近年因高齡產婦與不孕症等因素,儘管出生率下降,但早產比例沒有下降還略為上升。
他以台大為例說明,去年院內就有約80名極低體重早產兒,加上院外轉診,每年照護人數超過百名,顯示醫療量能需求持續攀升。
台大最小的早產兒是僅有350公克、22週大的嬰兒,曹伯年還記得這名寶寶在加護病房住了很久,去年已經7歲了,在台大回娘家活動上登台敲打擊樂,讓醫護相當感動,雖然有視力與肌肉張力問題需要復健,但整體健康與活動力良好。
曹伯年說,多數早產兒容易發生的器官問題並非先天疾病,而是未成熟導致易受傷害,常見包括腦傷、壞死性腸炎,以及視網膜病變、斜弱視等視力問題。他建議早產兒至少要追蹤到2歲,若能到5歲更好,可觀察智力與人際互動,及早介入。(編輯:林恕暉)11411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