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兩岸經貿若靠讓利維繫 不利長久合作

2020/5/17 14:05(5/17 15:5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朋達台北17日電)隨著520總統就職將至,近期關於ECFA恐面臨中止的傳言再度甚囂塵上。學者劉孟俊說,協議並無「10年大限」問題;而兩岸經貿也應擺脫「讓利」思維,才能持續發展。

他也指出,近年台商從中國轉移產線的布局,仍屬商業考量,兩岸關係的影響倒是其次。

回望過去4年,「融合發展」成為大陸對台工作的核心政策,陸方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推出對台31條及26條措施,瞄準攏絡台灣民眾與企業。

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在9月屆滿10年,近期不少政學界人士擔心,兩岸關係處於低點,大陸可能在協議的「10年大限」下中止ECFA;甚至改變以往對台灣的經濟「讓利」政策。隨著520將至,相關討論再度備受關注。

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劉孟俊近日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討論這個問題,必須先釐清兩件事:首先,兩岸任一方若對ECFA有疑慮,都可提出協商後停止協議;但ECFA並沒有所謂10年效期的問題。

其次,他說,經貿協議是基於對等互利的原則所簽訂,這意味著,受益於ECFA的不只台灣,ECFA並非對台「讓利」的協議,「真的要『讓利』,中國大陸直接用國內政策就可以做到了,不需要用到ECFA」。

劉孟俊也反問,如果ECFA真的是對台「讓利」,那就意味著帶有政治企圖,台灣必須付出一些代價,按照這個邏輯,中止ECFA豈不是更合理?

他強調,投資貿易是建立在對等互利的基礎上,如果兩岸經貿必須靠陸方的「讓利」來維繫,這種合作不會長久。

此外,在中美貿易戰和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下,近期一些外商轉移在中國的產線。外界也憂心,在兩岸關係不佳的背景下,是否會影響台商赴陸投資的意願。

劉孟俊對此表示,以往台商赴陸投資的原因有三:降低勞動力成本、配合品牌客戶赴陸設廠,和瞄準大陸市場。

他指出,近年中國大陸勞動力成本已大幅提高,加上官方對環保的重視,台商經營成本今非昔比。著眼於低成本的台商,可能已將產線轉移到工資更低的國家。

另外,在貿易戰下,美國基於國安考量,禁止部分在中國生產的通訊產品進口,不少台商也因應品牌客戶的需求做出調整,將產線轉移到台灣等地。

但劉孟俊指出,這不意味著品牌商放棄中國市場,台商也沒放棄和大陸廠商的合作,因此產線只會出現轉移,不至於有大規模的撤離。

他強調,這些變化都是「在商言商」的決定,兩岸關係的影響倒是其次。(編輯:繆宗翰/朱建陵)10905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