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立委林沛祥罷免案理由與答辯書全文

2025/7/3 17:21(7/3 18: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圖取自facebook.com/keelungup)
基隆市立委林沛祥。(圖取自facebook.com/keelungup)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中選會7月3日公布立委林沛祥罷免案罷免理由及答辯書,投票將於26日舉行,全文如下:

公告事項:

一、投票日期、起止時間及地點:

(一)投票日期:中華民國 114 年 7 月 26 日(星期六)。

(二)投票時間:上午 8 時至下午 4 時。

(三)投票地點:基隆市選舉區各投票所。

二、罷免理由書:

提議人之領銜人陳青逸先生提出之罷免理由書如下:

提出罷免基隆市選舉區第11屆立法委員林沛祥一案,茲依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76條之規定,列舉罷免理由如下:

(一)冷眼旁觀通勤安全,不如地方議員

2024 年 10 月 18 日,大都會客運 2088 發生火燒車事件。根據 NOWNEWS 報導,該路線每月運量高達 20 萬人次,是基隆市民往返台北的重要交通命脈。一位基隆通勤族痛心表示:「這是能讓我快速去台北的方便路線,一整台燒得那麼徹底真的好可怕,我要追著看調查結果,不然會有陰影。」然而,林沛祥當天僅在 Facebook 簡單提醒事故發生,之後未在交通委員會調查真相或積極追蹤客運車輛安全問題。

同樣是民意代表,信義區何淑萍議員每當民眾反應市區路面龜裂坑洞路基下陷影響交通安全,總是立刻要求市府進行路基改善及人孔調降以維護公眾安全。謝國樑市府養護工程科也經常派員高效率修補完成,何淑萍議員更把資訊即時透明化,讓市民第一時間知道哪個路段有交通安全隱憂,事後也會公開會勘通知和開會紀錄。連地方層級的議員都能做到的事,林沛祥作為中央層級的立委卻做不到。

基隆市民經常看到何淑萍議員實地走訪交安現場勘查,為交通安全付出心力改善。林沛祥和何淑萍兩人雖同屬中國國民黨,但問政積極度卻高下立判。想要罷免林沛祥的選民並不是人人都是民進黨支持者,其中也有很多人希望換一個更優秀、更積極任事的人才,不分政黨,重點是選你是要你認真做事,不是整天只顧自己吃吃喝喝。

自稱是「台灣 2300 萬人的 Top 1%」的林沛祥,競選時聲稱要「減輕通勤者負擔」,但藍白佔據國會多數後,卻大幅刪除交通建設預算。長期關注交通議題的信義區韓世昱議員指出:「2088 常常客滿,或只能上 1、2 人,民眾望車興嘆,一分一秒過去,很容易遲到,引發民怨。」基隆地方法院等車的民眾痛訴,早上常要等半小時以上,不是客滿就是只能上 1 到 2 個人,到台北常遲到。

林沛祥面對民怨,只是輕描淡寫回應:「大都會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承諾未來早上尖峰時段班次間隔將縮短,盡全力確保在 10 到 15 分鐘內一定能上車,近日可實施。」

然而,市民在林沛祥 Facebook「早 15 分鐘上班、早 15分鐘回家」的貼文下留言揭露真相:「哥,信義國中到市立醫院的人,每天都恭送新豐街已客滿的車,平均等車時間 40 分鐘以上,這樣是不是變相鼓勵,不保留座位給

後段乘客搭乘呢?每天 5:50 就在站牌排隊目送的社畜要哭暈在站牌了。提供 10/30 的等候紀實供參考:5:50 於信義國中候車,第一班車 KKA-0982 客滿,第二班車 KKA-0617 上車 3 位,第三班車 859-U3 客滿,第四班車 861-U3 上車 1 位,第五班車 KKB-0333 客滿,第六班車991-U3 上車 1 位。最後於 6:32 分上車。」這些真實的通勤慘況,完全揭露了林沛祥面對基隆交通困境的虛應故事。

面對市民陳情建言,林沛祥 Facebook 帳號管理者不是已讀不回,就是直接封鎖留言者。一位基隆市民投訴:「我去林沛祥立委 FB 官網反應個人民意,隔天再去看已被封鎖;一個由基隆市民推舉而任職的民意代表反過頭來封鎖民意,這樣的民意代表何其諷刺。」

(二)恐嚇施暴成性,玷污國會尊嚴

林沛祥 2 月 11 日在中廣趙少康官方頻道公然煽動國會暴力:「你跟黃國昌打一架,你們打一架!」、「我們...發誓!我們幫你把他圍起來!就是你們 2 個釘孤支!」、「我...可以擔保...我會不讓任何國民黨跟民眾黨出手,我也不會讓民進黨...」、「叫他們 2 個私底下解決好了,就他們 2 個!」(來源:YouTube 新立院新觀點 20250211,第 35 分 12 秒起,https://reurl.cc/r3OQbZ)。

面對社會譁然,林沛祥不但毫無悔意,反而變本加厲:「他們說什麼林沛祥只會打架!罷~罷~罷~罷~罷~」、「你們 4 個人衝過來,我擋住 2 個人!直接就把韓國瑜撞倒,那我會怎麼想?」、「不然的話,那下次就很簡單!黃國昌先不要啦!」、「你們圍一圍!然後我一隻手這樣子!」、「我們 2 個先打一場!我一定會輸!但是,我會打!我會認真打!」(來源:YouTube 直球對決平秀琳 20250212,第 7 分 21 秒起,https://reurl.cc/G52o2x)。曾歷任海洋大學講師、台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台灣民主基金會國際組主任,林沛祥理應以身作則提倡理性對話。但他當選後卻在國會頻頻以暴力語言威脅同僚,不僅羞辱了教育界、教壞囝仔大小,更讓基隆選民蒙羞。這樣公然鼓吹暴力、威脅恐嚇的行為,已然逾越民主社會的底線。

(三)羞辱公務員,漠視國家安全

林沛祥在節目中肆意攻擊公務人員:「你不能就是多一個部會,又多幾百人在裡面,然後一天到晚這些人吃空餉。我甚至嚴重懷疑說,數發部、資通署跟資安署這麼多人…這麼多人…到底哪一個人會寫『pattern』?會寫程式給我們看?哪一個人真正有在做資安的?」(來源:YouTube 少康戰情室20250122,第10 分22 秒起,https://reurl.cc/RL30WD)。諷刺的是,就在馬偕醫院遭勒索軟體攻擊,500 多台電腦當機、醫師無法調閱病歷的緊急時刻,正是他所輕蔑的數發部資安人員緊急進駐應變,成功守住病患個資。但林沛祥不但未道歉,反而變本加厲:「你們是數發部!你們是 NCC!我們交通委員會就管這兩個大的!」、「這兩個應該幫我們打詐的、幫我們防詐的,做得很差!甚至我可以很氣憤地講,什麼都沒做!」、「這些『冗員』,這些『不應該存在的公務員』, 其實本來就應該被淘汰掉!……這些人是『米蟲』!」(來源:YouTube 直球對決平秀琳 20250212,第1 時4 分36 秒起,https://reurl.cc/V0bEMA)。身為民意代表,理應監督政府增進效能,而非無端抹黑日夜守護國家資安的公務員。林沛祥讓第一線資安人員背腹受敵的言行,已徹底喪失民代應有的格調與操守。

(四)造謠抹黑,誣衊公民團體

林沛祥 2 月 12 日在節目上被問及自己的罷免案是否已被送件時竟公然污衊:「還沒!我估計這禮拜一定會送!因為我的名單都已經『抄好了』國樑那邊的名單直接拿過來!」(來源:YouTube 直球對決平秀琳 20250212,第 6分 22 秒起,https://reurl.cc/M6KkYX)。

他在中天更進一步指控:「當初罷樑的人現在散到全國各地去,他們本來沒有想過要『弄基隆』!不過想一想,唉!基隆『名單』都好了!『不弄白不弄』、『能少一個!』賭賭看嘛!各位!這種霸凌不用成本、罷免不用成本、賭博博弈不用成本…」(來源:YouTube 中天電視週末大爆卦20250217,第5 分42 秒起,https://reurl.cc/d14X7V)。面對民眾自發性的罷免連署,林沛祥竟惡意污衊志工們「戴墨鏡、戴口罩」是「做見不得人的事情」。他說:「如果沒有做虧心事,如果沒有在霸凌別人,又怕別人知道的話,為什麼每次都要戴口罩戴墨鏡呢?那是因為你們只是工讀生?還是因為單純的因為說,你們自己也知道,你們是在做見不得人的事情,所以大部分人都戴口罩。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來源:YouTube 中天新聞20250207,第1 分8 秒起,網址https://reurl.cc/vpRmyA)。

從淡水、台南、板橋、萬華到港湖,林沛祥對每個選區的罷免案都要插手干預,唯獨對基隆市民提出的罷免案「不予置評」,完全不敢面對家鄉選民。這樣一個造謠誣衊小市民、卻在共產黨權貴王滬寧面前畢恭畢敬的政客,怎能代表基隆?公民挺身罷免國民黨,大家戴口罩也是維護個人健康和隱私權,防止被中共病毒傳染與網路霸凌。反觀中國國民黨要員頻頻往返北京,卻對中共的人臉辨識監控系統毫無戒心,顯示其對國家安全的漠視。

(五)歧視女性,羞辱同僚

林沛祥多次在公開場合以輕蔑手法模仿女性立委。他以戲謔口吻醜化立委吳思瑤:「林沛祥又刪了預算!唉呀!連這都對經濟部有意見啦!唉呀!不要刪我們疫苗的錢!」(來源:YouTube 直球對決平秀琳 20250212,第 36分 15 秒起,網址 https://reurl.cc/V0bDWy)。

更令人難過的是,他以卑劣方式訕笑立委郭昱晴。他說:

「(南投)游顥立委是我們裡面最憨厚的一個,他對每個人都是笑嘻嘻,對民進黨也是笑嘻嘻,『ㄟ 大仔來抽煙啦!』,他是最憨厚的一個,你郭昱晴把我們最憨厚的小弟弟形容成什麼樣子?然後自己潑水、潑水!」接著以諷刺口吻模仿郭昱晴:「哎唷!我好可憐!」並繼續嘲諷:「你敢潑人家水!你就不要在那邊裝可憐!你敢打人就不要裝可憐!」(來源:YouTube 中天電視林沛祥怒嗆下三濫20241221,第9分29秒起,網址https://reurl.cc/WAKqn7)。這種不當行為,反映出林沛祥的性別歧視心態。身為民意代表,他卻熱衷於模仿、貶低女性同僚,但對男性權勢人物如傅崐萁和王滬寧卻諂媚討好。這樣的立委,既缺乏性別平權意識,更喪失民主政治應有的基本素養。即使分屬不同政黨,也不該自甘墮落,以模仿訕笑女性方式博取觀眾目光,淪為小丑表演,在全世界鬧笑話。

(六)怠忽職守,背叛民意付託

林沛祥熱衷追隨傅崐萁前往北京,回國後立即與藍白聯手大幅刪減台灣政府預算。網路輿論一針見血指出:「台灣人要用的預算全都刪光光。中國籍配偶、中國人要用的全都加好加滿。這就是國民黨和民眾黨。」他不但強行通過危及憲政民主的爭議法案,更罔顧台灣生存發展與國家安全。

面對民意反彈與罷免壓力,林沛祥與國民黨反而強推選罷法修惡,完全放棄傾聽民意,只對傅崐萁和投共勢力言聽計從。當選後的林沛祥成為傅隨組織鐵桿成員,從不缺席任何衝突混亂的法案表決。他不顧基隆民意,突然簽署中籍配偶身分證年限從六年縮短為四年的修法提案,卻從未獲得基隆民意同意。

立法院一年來,林沛祥作為立法提案首要提案人的次數:「只有一次!」(網址https://ccw.org.tw/assess/45/legislator/430)。他在社群媒體分享美食影音的時間遠多於國會問政,難道基隆人是選他當美食網紅?他有提出任何法案來改善基隆市民的生活嗎?

(七)台灣必須重回民主正軌

罷免失職的民意代表是人民的憲法權利。當立委背離民主價值、漠視民意、霸凌公務員、歧視女性,我們更應挺身捍衛台灣的民主法治。基隆的未來不該繼續讓「被立委職務耽誤的美食網紅」來把持,讓我們團結一致,用選票展現公民力量,罷免林沛祥,讓基隆重新選出值得驕傲的新民意代表!

不分黨派,基隆需要團結起來淘汰不關心通勤族生死存亡的懶惰政客。早一點汰換掉林沛祥,就像是趕緊主動汰換年限過舊的客運二手車,基隆通勤族投下同意罷免票,換上有魄力改革通勤安全的基隆新立委,也許還能救自己一條寶貴性命!

投票罷免無良立委就像到大賣場親自退貨瑕疵商品,選民不小心選出背叛國家利益的政客,就不該被藍白情緒勒索繼續隱忍,親自跑一趟投票所投下同意罷免,汰換不適任立委的林沛祥。罷免失職的民意代表是人民的憲法權利,任何政黨都不該用「激化藍綠對立」或「浪費社會成本的謬論」來阻擋台灣人自主防衛憲政民主的決心。

罷免投票結果公布那一晚,被罷免的林沛祥能選擇投入全職美食家網紅,基隆則脫離林家家族政治束縛。讓傅崐萁少一個小幫手,也可能瓦解紅統化的傅隨組織,台灣人民生活也將因而豐沛祥和。與藍白多數持續佔據立院製造混亂的社會高昂成本相比,罷免案和重新選舉的預算是非常划算的,立法院一次可以退散無良政客 3+4年,是 CP 值非常高的民主保護機制。

讓我們基隆人驕傲地挺身而出,勇敢投下同意罷免林沛祥的選票,守護台灣的民主法治,團結堅拒紅統親共勢力,為心愛的基隆開創嶄新未來!

三、答辯書:

被罷免人第 11 屆立法委員(基隆市選舉區)林沛祥提出之答辯書如下:

為陳青逸提出罷免本人第 11 屆立法委員職務一案,茲依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 84 條之規定,提出答辯如下: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各位親愛的基隆鄉親,大家好,我是沛祥。

首先,沛祥要向每一位基隆市民,致上最深的歉意,這份歉意,並非因為我個人在問政或服務上有任何怠惰與疏失,而是對於當前這種因政黨惡鬥而起的罷免,耗費了大量的社會資源,甚至造成鄉親們的對立與不安,我感到萬分的遺憾與不捨。

沛祥自宣誓就職立法委員的那一刻起,便將基隆的發展與市民的福祉,當作自己唯一的信念與責任,我深知,立法委員這份工作的重量,來自於鄉親們一票一票的託付,這份託付,是期許我能為基隆帶來改變,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未來,因此,我兢兢業業,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然而,這份罷免理由書,通篇充滿了惡意的扭曲、片面的解讀與廉價的政治口水,試圖將沛祥塑造成一位「冷眼旁觀、恐嚇施暴、羞辱公務員、歧視女性、怠忽職守、中共同路人」的民意代表,這些標籤,與沛祥每日在立法院及地方服務處的工作實況,有著天壤之別。

民主,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罷免,是憲法賦予人民神聖的權利,沛祥絕對尊重。但民主絕非民粹,罷免更不該淪為政黨鬥爭、報復洩憤的工具,當罷免的理由,建立在謊言與抹黑之上,這不僅是對沛祥個人的污衊,更是對台灣民主價值的踐踏,對基隆市民智慧的侮辱。

因此,沛祥有責任、更有義務,在此向所有基隆鄉親,就罷免方提出的七大罪狀,逐一澄清,完整說明。這不僅是為我個人的清白辯護,更是為了捍衛基隆人理性問政的空間,守護我們共同期盼的,那份建立在事實與真理之上的民主政治,請鄉親們耐心看完,讓事實說話,讓真理越辯越明。

(一)駁斥「冷眼旁觀通勤安全,不如地方議員」之謬論

罷免方指控沛祥「冷眼旁觀」2088 火燒車事件,並將沛祥與勤走地方的何淑萍議員對比,藉此貶低沛祥的問政表現。這項指控,是典型的「張冠李戴」,刻意混淆中央民代與地方民代的職權分工,更是對沛祥在交通議題上所做努力的惡意抹煞。

1. 中央層級監督,從根源解決系統性問題

首先,2088 客運火燒車事件,人命關天,沛祥心中的震驚與關切,絕對不少於任何一位基隆通勤族。事件發生當下,我的辦公室團隊便在第一時間與交通部公路局、營運業者大都會客運建立聯繫,要求立即徹查事故原因、提出檢討報告,並對同型號車輛進行全面性的安全檢查。

罷免方嘲諷我僅在臉書發文,卻無視了立法委員的核心職責在於「監督中央部會」與「從法規、制度面解決問題」。我的角色,不是到事故現場拉布條、博版面,而是直接進入權責核心,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強力監督主管機關交通部。我要求交通部必須針對國道客運的「車輛年份」、「檢驗標準」、「駕駛員工時」、「安全設備(如滅火器、車窗擊破器)的維護與抽查機制」提出全國性的通盤檢討報告。一場火燒車,燒出的是整個國道客運系統性的風險,是車齡過老?是維護保養不實?還是安全規範不足?這些問題,若沒有中央層級的立法委員去強力追蹤、修法補強,難道要讓憾事在台灣其他地方不斷重演嗎?將心力放在質詢官員、檢視法規、爭取預算,從源頭杜絕下一次的悲劇,這才是中央民意代表對通勤安全最負責任的作法。

例如,我持續在交通委員會推動「基隆捷運」的進程,要求中央兌現對基隆的承諾;我協調台鐵及國道客運,要求增加尖峰時段往返基隆的列車班次與優化票務系統,這些都是需要與中央部會折衝、涉及上億甚至數百億預算的重大建設,罷免方刻意用「修補路面」的細微服務,來否定「爭取捷運」的宏觀建設,這種短視且不誠實的比較,是在欺騙基隆市民。

2. 務實推動承諾,而非廉價的政治作秀

至於罷免方一再提及的「2088 客運,早 15 分鐘上班、早 15 分鐘回家」的承諾,這恰恰證明了沛祥是「說到做到」的務實派,而非「開空頭支票」的政客。

我深知基隆通勤族的痛,每日清晨,在信義國中、在法院等站,鄉親們望著一班班滿載的客運駛離,那種焦慮與無奈,沛祥感同身受,因此,我上任後,便將此議題列為最優先處理事項。我並非只是「輕描淡寫」地轉述業者說法,而是多次邀集交通部公路局官員、大都會客運,共同召開協調會。

在會議中,我攤開數據,分析各站點的候車人流與尖峰時段,強力要求業者必須「加密班次」與「增開區間車」,最終,我成功爭取到業者「尖峰時段班距縮短至 10-15 分鐘」的具體承諾,並且是「立即實施」,這就是成果!這就是進展!一個立法委員,不靠謾罵,而是靠理性的協商與壓力,為市民爭取到實質的改善,這難道不是鄉親們所期望的嗎?

罷免方對此具體成果視而不見,反而繼續用舊的抱怨來指控我「虛應故事」,這不是抹黑,什麼才是抹黑?

至於所謂「封鎖留言」,更是荒天下之大稽,我的臉書是公開的問政平台,歡迎所有理性的批評與建議,但對於那些使用不堪字眼進行人身攻擊、重複貼上相同內容洗版、散播不實謠言的帳號,我的團隊為了維護留言區的討論品質,予以封鎖,這是一個負責任的社群管理者應盡的義務,更是全球社群平台的通用規範,難道我們要放任網路霸凌與認知作戰,癱瘓一個理性的溝通管道嗎?罷免方將「管理」惡意扭曲為「封鎖」,企圖製造沛祥「打壓異己」的假象,其心可議。

(二)駁斥「恐嚇施暴成性,玷污國會尊嚴」之污衊

罷免方擷取沛祥在媒體上的幾段發言,斷章取義,將我形容成一位「崇尚暴力」的國會議員,這項指控,完全脫離了當時的語境,更是對沛祥人格的極度扭曲。

1. 以通俗語言,反諷國會亂象

首先,關於「釘孤支」(台語:一對一單挑)的言論,沛祥必須還原當時的完整情境,當時,在野黨團正全力推動國會改革法案,卻遭到執政黨立委無止盡的議事杯葛、人身攻擊與抹黑,整個議場,瀰漫著對立與攻訐,真正該被討論的法案內容,卻無人關心。

我在節目上,有感而發,用了一句通俗的台語「釘孤支」,其本意,是在反諷並感嘆:「如果公共政策的辯論,最終都簡化成個人恩怨的對決,那乾脆讓兩位當事人自己去解決,不要再綁架議事,癱瘓國會!」這是一種對於「議事失焦」、「問政綜藝化」的強烈批判。我接著說「我會不讓任何人出手」,這句話被罷免方惡意忽略了,我的原意是「制止衝突」,而非「煽動暴力」,罷免方卻惡意剪輯,只留下前半段聳動的詞彙,營造我好勇鬥狠的形象,這是何其惡毒的媒體操弄手法!

2. 捍衛國會議長尊嚴,即是捍衛國會尊嚴

其次,關於「保護韓國瑜院長」的發言,國會議長,代表的是國家的門面,主持議事的權威,不容挑戰,然而,我們卻一再看到,有執政黨立委在議事攻防中,動輒衝上主席台,甚至對院長產生肢體上的推擠與威脅。

這羞辱的,不只是韓國瑜院長個人,更是中華民國的立法院!沛祥所說的「我一隻手就能擋住」,意思是,如果有人要用暴力衝撞主席台,癱瘓議事,我會「挺身而出,用身體去阻擋」,去捍衛主席台的莊嚴,去維護議事的順利進行。這是一種「防守」的姿態,一種「捍衛議事規則」的決心,何來「恐嚇」與「施暴」?

難道,在罷免方眼中,眼睜睜看著國會議長被衝撞、被羞辱,才是「國會尊嚴」的表現嗎?沛祥身為立法委員,我所受的教育,是「溫良恭儉」,但絕不「讓」。面對大是大非,面對國會尊嚴,我必當仁不讓,挺身捍衛。

沛祥的背景,是一位大學講師、一位學者,我一向主張理性問政、專業辯論,罷免方將我通俗的語言、捍衛議事規則的決心,惡意扭曲為「崇尚暴力」,這不僅是對我個人的抹黑,更是對所有希望國會能回歸理性、正常運作的選民的欺騙。

(三)駁斥「羞辱公務員,漠視國家安全」之羅織

罷免方指控沛祥「羞辱公務員」、「漠視國家安全」,這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立法委員的核心職權之一,就是「監督政府、看緊荷包」,我對「數位發展部」的質疑,是基於其「施政效能不彰」與「預算編列浮濫」的具體事實,這是在善盡民代職責,何來「羞辱」?

1. 監督政府,天經地義

數位發展部,是蔡英文政府耗費鉅資成立的嶄新部會,號稱要為台灣解決「數位轉型」、「打擊詐騙」、「強化資安」等重大課題,然而,成立至今,我們看到了什麼?

第一,詐騙集團依然猖獗,多少國人血本無歸,家庭破碎,數發部推出的「111 簡訊平台」,成效何在?

第二,個資外洩事件頻傳,從戶政資料到企業客戶名單,幾乎無一倖免,數發部的防護網在哪裡?

第三,其預算編列,充斥著出國考察、會議宣傳等非必要開銷,甚至連辦公室裝潢都極盡奢華,引發社會譁然。 沛祥身為交通委員會的委員,數發部正是我的監督對象。

我質疑部分人員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例如是否具備程式設計的專業知識),質疑其龐大的人事費用是否花在刀口上,質疑其面對詐騙與資安的束手無策,這是一位民意代表最基本的責任!如果看著政府部會如此揮霍民脂民膏,卻不敢發聲,不敢監督,那才是真正的「怠忽職守」!我所說的「米蟲」,並非指涉所有數發部的基層公務員,我深知,在任何一個單位,都有許多兢兢業業、努力付出的辛苦同仁,我所批判的,是那些「坐領高薪、卻拿不出專業表現」的「政治任命官員」,是整個部會「資源錯置、效能不彰」的「官僚文化」,罷免方刻意將我對「現象」的批判,擴大解釋為對「全體公務員」的攻擊,企圖挑起我與廣大公務員群體的對立,用心極其險惡。

2. 資安功過,不能混為一談

罷免方將「馬偕醫院遭駭客攻擊」事件,與我的質詢做連結,更是荒謬的邏輯。首先,我為所有在第一線成功抵禦駭客攻擊的資安人員喝采,他們是守護台灣的無名英雄。然而,單一事件的成功防守,並不能掩蓋數發部在「整體國家資安韌性」與「防堵詐騙」上的全面性失能,這完全是兩回事,一個國家的資安,不能只靠「事後的圍堵」,更要靠「事前的預防」與「制度的建立」,數發部在這方面,交出了及格的成績單嗎?我相信,每一位深受詐騙簡訊、釣魚郵件所苦的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沛祥對數發部的監督與批判,正是希望這個手握大權與重金的部會,能夠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為國人打造一個更安全、更便利的數位環境,這才是真正「重視國家安全」的表現。

(四)駁斥「造謠抹黑,誣衊公民團體」之構陷

罷免方將沛祥對罷免活動的質疑,打成「造謠抹黑」,並將自己塑造成被政治追殺的「可憐公民團體」,這齣自導自演的悲情劇,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1. 質疑政治動機,乃合理之舉

沛祥提出「罷免名單是抄來的」質疑,是因為這場罷免,從發動的時機、動員的方式、宣傳的口號,都與先前「罷免謝國樑市長」的行動,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幕後操盤的,是否是同一批政治勢力?資源是否來自同一個政黨?甚至連第二階段審查中出現數件死亡連署的情形都如出一轍,這是一個基於「合理懷疑」的政治評論,而非「憑空捏造」的謠言。

一個號稱「公民自發」的運動,卻處處充滿了政黨操作的斧鑿痕跡,柯建銘也親口證實是他發起,同時跟賴清德總統、卓榮泰院長報告,難道人民沒有權利知道真相嗎?難道立法委員不能提出質疑嗎?

2. 光明磊落,何須遮遮掩掩?

至於我評論罷免志工「戴口罩、戴墨鏡」,是在「做見不得人的事情」,這句話的重點,不在於「戴口罩」這個行為本身,而在於其背後的「心態」。

台灣早已是民主成熟的社會,表達政治立場,是再正常不過的公民權利,如果各位真的認為罷免沛祥,是代表基隆的主流民意,是一件正大光明、值得驕傲的事情,那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為何在鏡頭前,總是刻意迴避、遮遮掩掩?

沛祥每日在基隆的街頭巷尾、市場廟口,與鄉親們握手、懇談,我從不隱藏我的身份,我驕傲地說出「我是林沛祥,請大家支持」,我所質疑的,是那種「想要發動政治鬥爭,卻又害怕承擔責任」的懦弱心態,我所說的「見不得人」,是指這種「缺乏光明磊落的政治文化」,罷免方將此評論簡化為「污衊志工」,是刻意模糊焦點。

3. 對話交流,何來親共?

罷免方甚至將我與對岸的交流,抹紅為「親共」,這更是民主進步黨最廉價、也最無效的政治提款機。

兩岸關係,是台灣生存發展的重中之重,國民黨一向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上,與對岸進行「對等、尊嚴、務實」的交流,交流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理解、降低誤判、管控風險」,為台灣爭取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

沛祥身為國會議員,前往大陸地區,與各界人士進行交流,是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對岸的思維,為台灣的政策制定,提供更精準的資訊,閉門造車、拒絕溝通,只會升高敵意,將台灣推向戰爭的邊緣,難道戰爭是罷免方所樂見的嗎?將所有與對岸的接觸,都打為「賣台」、「親共」,殊不知匪諜真真實實的出現在民進黨執政的府、院、黨之內,卻反誣在野黨是中共同路人,這種貼標籤的行為,才是真正地在傷害台灣的國家安全。

(五)駁斥「歧視女性,羞辱同僚」之構陷

罷免方最惡毒的指控,莫過於將我打成一位「性別歧視」者,他們刻意剪輯我在節目上模仿女性同僚的片段,卻完全抽離了政治攻防的脈絡,企圖煽動性別對立,獲取政治利益。

1. 模仿的是「政治人物」,而非「女性」

首先,我必須嚴正聲明,我尊重國會中每一位同事,不論其性別、黨派為何,在政治場域中,互相模仿、諷刺、評論對方的政治言行,是民主國家監督制衡的常態,這是一種「政治評論」的形式,重點在於被評論者的「政治主張」與「公開行為」,而非其「性別身份」。

罷免方指控我「醜化立委吳思瑤」,我模仿她高呼「不要刪我們疫苗的錢!」,我所要凸顯的,是執政黨在預算審查上的雙重標準與政治操作,我是在針砭其「政策立場」,何來

「醜化」?又與「性別」何干?

他們指控我「訕笑立委郭昱晴」,我模仿她「潑水又裝可憐」的說詞,我所要批判的,是她在議場上的「行為舉止」以及事後的「政治論述」,這是在評論其「公眾表現」,又與「性別」何干?

如果今天是一位男性立委有同樣的言行,沛祥一樣會用同樣的方式提出評論與質疑,罷免方刻意忽略我評論的「政治核心」,卻無限上綱到「性別歧視」,這才是真正的在操作性別議題,撕裂社會,他們不是在捍衛女性權益,他們是在消費女性議題,作為自己政治鬥爭的燃料。

2. 真正該被檢視的,是問政的專業與品格

一位立法委員的表現,應該被檢視的,是他的問政品質、法案貢獻、選民服務與人格操守,沛祥在立法院的每一次發言,都本於事實與數據;沛祥的每一次投票,都對基隆市民負責。

反觀罷免方,當他們拿不出具體的證據來質疑沛祥的問政表現時,便只能訴諸這種最低劣的性別抹黑,這不僅是對沛祥的侮辱,更是對所有期待理性問政的選民的藐視,沛祥相信,基隆鄉親的眼睛是雪亮的,絕對能看穿這種拙劣的政治伎倆。

(六)駁斥「怠忽職守,背叛民意付託」之謊言

罷免方指控我「怠忽職守」,成為「傅隨組織」,甚至淪為「美食網紅」,這些指控,如果不是出於全然的無知,就是惡意的構陷。

1. 黨團運作,乃民主常態

現代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立法委員在議會中,透過黨團的運作,凝聚力量,推動共同的政策理念,這是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常態。沛祥身為中國國民黨的一份子,與黨團的立場保持一致,共同推動「國會改革」、「財政紀律」等福國利民的法案,這是在實踐我對選民的承諾,何來「傅隨組織」之說?

難道在罷免方看來,民主進步黨的立委永遠與黨團「票票一致」,就是「團結承擔」;而中國國民黨立委與黨團共同進退,就是「沒有自主性」的「傅隨組織」?這種雙重標準,再次暴露了其背後濃厚的政黨鬥爭色彩。

2. 立法委員的職責,絕非僅有「提案」一項罷免方以「主提案次數只有一次」來攻擊沛祥「怠惰」,這是對立法院運作最膚淺、也最外行的指控。

立法委員的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絕對不是只看「主要提案」的 KPI,一位盡責的立委,他的時間與精力,是分配在:

(1) 委員會的專業審查:沛祥在交通委員會,針對基隆捷運、 2088 客運、基隆港等重大議題,多次質詢交通部長、公路局長,為基隆爭取權益,這些質詢,都有公報紀錄可查。

(2) 法案的連署與協商:除了首要提案,沛祥更積極參與黨團的重大法案連署,在國會改革、財政劃分法等議題上貢獻心力。

(3) 預算的監督與把關:沛祥為人民看緊荷包,對於政府浮濫編列的預算,提出質疑,要求刪減,這才是對納稅人最直接的負責。

(4) 地方的服務與協調:從中央到地方,沛祥的服務處處理了上千件的陳情案,大至爭取建設,小至解決鄉親的疑難雜症,這些點點滴滴的努力,罷免方卻視而不見。

如果只用「法律案主提案數」來衡量一位立委,那將會鼓勵所有立委都去從事「法案作文比賽」,衝高提案數,卻忽略了更重要的監督與協調工作,這種見樹不見林的評價方式,是在誤導民眾。

跟大家報告,統計至民國 114 年 6 月 24 日止,沛祥的共同提案數為 513 案,我的核心問政策略是「以協作取代對立,以共識推動法案」,在當前分立的政治格局下,這種模式尤為重要,不僅能有效降低議事壁壘,更能匯聚跨黨派的專業意見,使法案內容更臻完備,共同提案的最終目標在於完成立法程序,產生實質政策影響,沛祥所參與的提案中,已有 105 案完成三讀,正式納入國家法律體系,這代表沛祥所參與的共同提案不僅具備議題前瞻性,更擁有高度的法理可行性與政治共識基礎,這些成果都證明我在立法工作並非僅止於量的累積,而是更側重於「解決問題」的實質成果。

3. 分享生活,就是「不問政」?

至於「美食網紅」的標籤,沛祥聽了,只覺得好氣又好笑,沛祥是基隆長大的孩子,我對這塊土地的每一家小吃、每一處風景,都有著深厚的感情,我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基隆的美食,介紹基隆的美好,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我的家鄉,期待能用自己的方式帶動地方的觀光與經濟。

難道立法委員就必須是 24 小時不苟言笑的機器人嗎?難道分享生活、推廣在地文化,就等同於「不務正業」嗎?這種僵化而刻板的印象,早已不符合現代政治的樣貌,沛祥相信,一位真正「體察民意」的民意代表,是能夠在嚴肅的國會問政與親切的鄉里互動之間,取得平衡的。

(七)台灣必須重回民主正軌,基隆需要的是建設而非鬥爭

罷免理由書的結尾,高舉「民主正軌」的大旗,但沛祥想請問,這種充滿謊言、抹黑、撕裂的罷免,真的是台灣所需要的「民主」嗎?

1. 濫用罷免,才是傷害民主

罷免權,是人民用來淘汰「真正失職、失能、貪腐」的民意代表的神聖權利,但如今,卻被有心人士當作「輸不起」的報復工具,因為選舉選不贏,就發動罷免;因為法案表決輸不起,就發動罷免。

這樣的惡性循環,只會讓台灣的政治環境,陷入永無寧日的鬥爭與內耗,社會的資源,被虛耗在一次又一次的動員與對決之中;理性的對話空間,被仇恨的口號所淹沒,這才是對台灣民主最大的傷害。

2. 基隆的未來,在於團結與建設

親愛的基隆鄉親,這場罷免,從來就不是一場對林沛祥個人的信任投票,這是一場路線的選擇。

我們是要選擇一條「對立、撕裂、內耗」的道路,讓基隆繼續在藍綠的惡鬥中停滯不前?還是要選擇一條「團結、建設、進步」的道路,讓沛祥繼續在國會,與謝國樑市長、與所有議員同仁並肩作戰,為基隆爭取更多的資源,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沛祥上任以來,不敢說自己做到一百分,但我可以拍著胸脯說,我每一天都為了基隆的進步,在全力打拚,我的問政,有紀錄可查;我的服務,有口碑可證。

3. 懇請鄉親,用智慧終結鬧劇

沛祥懇請每一位熱愛基隆的鄉親,能夠冷靜思考,不要被激情與謊言所蒙蔽,請您仔細檢視,罷免方提出的理由,有多少是真實的?又有多少是惡意的扭曲?

如果,您認同沛祥的努力;如果,您希望基隆能夠穩定向前;如果,您厭倦了這種無止盡的政治鬥爭,沛祥懇請您,在 7 月 26 日投票日當天,勇敢地站出來,投下「不同意罷免」的一票。

用您手中神聖的一票,向政治抹黑說「不」!用您手中神聖的一票,向社會撕裂說「不」!

用您手中神聖的一票,終結這場耗費社會成本的政治鬧劇!

讓沛祥繼續留在立法院,為基隆打拚,讓陽光照進基隆,讓我們一起,為心愛的家鄉,開創一個更繁榮、更和諧、更值得驕傲的未來!謝謝大家!

四、罷免活動期間之起、止日期及每日罷免活動之起、止時間:

(一)日期:中華民國 114 年 7 月 16 日至 7 月 25 日。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二)時間:每日上午 7 時至下午 10 時

11407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