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番、蠻當路名涉族群歧視 監委自動調查

2025/9/3 15:5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3日電)監委鴻義章今天說,部分道路名稱具歧視色彩,例如「番」、「蠻」等詞彙恐隱含歧視或刻板印象,而像「番金路」、「番仔路」雖反映族群文化,也須全面清查轄區內是否存在不當或歧視用語,因此已申請自動調查。

鴻義章透過新聞稿表示,總統府前「介壽路」1996年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象徵對原住民族文化尊重與轉型正義重視。

鴻義章指出,據悉,部分縣市及鄉鎮市的道路名稱雖反映原住民族歷史脈絡與族群互動,如嘉義縣番路鄉為通往阿里山鄒族的重要通路,成為歷史正義與族群平等的關注焦點,但部分名稱因文化敏感度不足,仍具歧視色彩,影響原住民族認同與文化尊嚴。

鴻義章說,道路名稱應重視族群認同與尊重價值,如「番」、「熟番」、「蠻」等詞彙使用於道路命名,恐隱含歧視或刻板印象。各地方政府在道路命名或更名過程中,應建立文化審議及族群參與機制。

鴻義章表示,部分道路名稱如「番金路」、「番社街」、「番仔路」等,反映族群文化,但也須全面清查轄區內是否存在不當或歧視用語,以及現行道路命名及更名作業原則是否完善等,都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以確保公共空間命名體現多元尊重與促進社會和諧的價值。(編輯:楊凱翔)11409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6